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5:59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p>教材分析: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6单元的第1个教学内容。(教科书58—60页)</p><p>2、教材先让学生在教师或类似的生活场所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再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然后再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比较,体会相互间的联系,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p><p>3、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p><p>教学目标:</p><p>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p><p>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的问题的思维方式。</p><p>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p><p>本课时知识归纳起来是:</p><p>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p><p>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p><p>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名称</p><p>教学重、难点:</p><p>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p><p>难点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p><p>教学设计:</p><p>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p><p>在教室里找长方形.(课的开始通过观察学 /article/生熟悉的教室、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p><p>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发现特征</p><p>出示一个长方形说说对它们边和角的已有的认识.各有几条边?几个角?(若有生说到关于直角,应充分肯定,并借这话引出下一环节)</p><p>活动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p><p>通过摆长方形,观察长方形,提出猜想:你觉得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边还有什么特征?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手中的长方形验证自己的猜想,组织交流。长方形特征: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探求长方形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在让学生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在知识探究是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掌握,更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p><p>活动二:研究正方形的特征</p><p>谈话: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又有什么特征呢?(学生亲历研究和交流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过程,对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利用知识的正迁移,能比较顺利地研究出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p><p>学生通过操作验证后,交流并总结: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教学正方形边的名称。</p><p>活动三: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p>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深化理解</p><p>1、“想想做做”第2题</p><p>同桌合作,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交流拼的方法,说说拼的是什么形,有什么特征,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数学网更多小学数学说课稿]</p><p>2、“想想做做”第3题</p><p>独立思考,有一张长方形纸,你能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p><p>用你的长方形折一折,剪一剪,这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说说为什么?</p><p>第四环节:课堂总结,组织构建</p><p>第五环节:活动深化,拓展延伸</p><p>“想想做做”第4题</p><p>(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p><p>(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小组讨论合作)</p><p>(3) 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