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5:57

小学数学比赛课三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p>一、说教材</p><p>1、教材分析:</p><p>《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p><p>2、学习目标:</p><p>⑴、知识技能:</p><p>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p><p>⑵、过程与方法:</p><p>①、 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p><p>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p><p>②、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并尝试克服困难</p><p>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p><p>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p><p>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p><p>二、说教法</p><p>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p><p>《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数学资源。加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用方格来度量一个图形面积的经验,所以在这节课设计时我换掉了例1,用问题直接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通过摆一摆,猜一猜抽象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利用例2来验证公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p><p>三、说学法</p><p>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去拼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个方格,宽是多少方格,面积是多少个方格。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并用摆和计算两种方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4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边长4厘米的,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p><p>四、教学设计</p><p>1、沟通知识,建立联系(摆一摆 )</p><p>①、学生估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积大约有多大?</p><p>②、大屏展示疑难: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p><p>学生把准备好的学具(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来摆,看用几个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能摆出来。想一想:自己摆出来的图形面积是多少?</p><p>2、师生交流,提炼方法:(猜 一猜)</p><p>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你能大胆猜一猜吗?</p><p>通过拼摆,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系,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p><p>3、自主探索,验证方法(验 一验)</p><p>①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选择一种进行探究。</p><p>一种: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p><p>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p><p>三种:一个长8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p><p>②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p><p>学生先讨论、交流想法,再在练习本上求长方形的面积</p><p>③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再相乘……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一个图形的面积都相同。)</p><p>4、利用迁移,探究知识(验一验)</p><p>①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p><p>教师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渐变成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p><p>②学生交流、再一次验证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是否正确?</p><p>③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p><p>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p><p>5、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一用)</p><p>①口答。这些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p><p>②、电视机荧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多少荧屏的面积是多少?</p><p>③、一个正方形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p><p>④、下面是一套房子的平面图,你能算出喜欢的房间的面积吗?</p><p>6、总结回顾,加深印象。</p><p>在本节课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积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教为让学生主动的学,那么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比赛课三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