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5:38

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新课程强调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依然是传统的、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这显然与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p><p>一、 过程性评价应遵循的原则</p><p>评价功能强调发展性。传统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和功能是甄别与选拔,关注的是终结性的结果,而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漠不关心,这种只重结论,忽视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树立评价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观念,要通过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和成功。</p><p>评价内容要强调全面性。与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一样,传统的评价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目标一致,要求评价内容多元化,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数学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它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也要以学生全面素质为评价内容,评价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素养,而且关注学生数学的能力素养。</p><p>评价方式强调多样性。传统的评价把笔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而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就过程性评价而言,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并辅以定量评价,将成长记录袋、作业评价、课堂评价、试卷评价、操作评价、学期报告评价等方法综合起来使用。</p><p>评价主体强调多元性。在传统评价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新课程则要求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可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通过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小组的合作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在自觉反思中学会学习。</p><p>二、 过程性评价所采用的方法</p><p>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评价的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来决定。由于评价内容和目标是多元综合的,对应的评价工具和方法也应是多样化的。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以质性评价为主,以量性评价为辅,这样才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p><p>课堂评价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和掌握状况,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要力求对知、情、意、行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评价氛围,构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信息空间。比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时可设计一张数学评价表。</p><p>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适度自评、小组同学互评,最后全班总评,评出“数学之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动作迅速,过程清晰,配合默契,不仅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而且能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p><p>作业评价法。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评价要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采用评语加等级的评价形式。如激励性评语:“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不过再仔细一点将会更好!”奖励性评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近你的作业进步了,奖你一颗★!”期待性评语:“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常常做出与众不同的解法,如果书写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商榷性评语:“认真想一想,看能不能发现错在哪里?”等等。这样一句赞美的话、一段中肯的寄语、一次奖励的评语或几个奖励的符号,学生阅读后总能激起学习数学的动力,获得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p><p>试卷测验评价法。试卷测验法是通过一张试卷来检测学生知识技能应用水平的方法。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思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实施分层考试命题,设计出兴趣卷和发展卷。兴趣卷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加强对“双基”的考查;发展卷是在兴趣卷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题目数量,提高试题难度,适当引入开放性、探索性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试卷。为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应采用延时评价的方法,就是在每次检测试卷的卷尾部分都增加“如有不会的题可在考试后进一步思考,做出来后按老师的规定,交到学校仍可取得好成绩”的提示,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两次答题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改错转变为主动纠错、查漏补缺。这样,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p><p>实践操作评价法。实践操作法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评价时也应增加实践操作法。如六年级期末考试出了这样的操作题:</p><p>(1) 画出小明从A点安全过马路的最短路线。</p><p>(2) 在对面马路边有一棵柏树,已知柏树与A点的连线正好与马路边成60度夹角。请用一个“×”号标出柏树的大概位置。(留下作图痕迹)</p><p>(3) 求出马路的实际宽度。</p><p>上述操作题综合了垂线的画法、指定角的画法、比例尺的实际应用等多种知识,把操作题作为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p><p>成长记录评价法。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收集、记录了学生自己做出的有关材料,学生的测试成绩、反思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和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的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满意的作业、印象深刻的体验、学习反思、教师和学生的评语等集中起来,定期地进行交流、学习、评比,增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的能力。</p><p>学期报告评价法。学期和学年评价不同于传统的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它是教师、家长、学生一起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现状、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由于过程性评价主要是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反映的是学生在某一时期成长的过程,所以不能把过程评价的情况简单化为一个分数。可以设计一份期末学生数学学习综合情况评价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