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实践 反思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探索实践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探索实践反思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一套好的教材,对于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从2023年秋季开始选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现在已完成了三年的教材实验,经过三年多直接参与的教材使用,我们认为苏教版教材充分体现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精神,在内容、结构、体系以及教法上都做了大量的调整和改革。这套教材给我们的感觉是:(1) 版面大气,纸张好,印刷质量高,给人一种美的感觉。(2) 从内容到教法都能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都很有启发。(3) 容量大,内容丰富。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人教版的同册教材多了“认位置”“统计”“分与合”三个单元的内容,但教学进度没有紧张的现象,测试效果也很好。(4)编排结构灵活而又严谨。乍看教材的某一册,似乎头绪较多,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内容编排很有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也注意把不同领域的内容穿插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5)留给教师和学生的空间比较大,很好地体现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程理念。</p><p>为了能更好地使用本套教材,每年开学前,教研室的领导都要对我们进行教材培训。我们学校也把教材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验教师每周保证不低于两个小时的集体理论学习时间和一个小时的实验交流时间。参与实验的教研组,每周一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对前面的研究进行反思,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交流,对一些困惑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存在问题的解决或改进方法,并确定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每周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提前一周写好发言材料,重点是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质疑、处理意见、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见,对学生知识基础、参与程度、学习能力出现问题等的预测,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意见。集体备课中,全组成员在中心发言人发言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意见,选择最佳方案,课后再反思得失,提出改进方法,并写入研究记录。实验教师每学期要承担一节研究课,研究组成员都要参与听课评课,评教材,评教法和学法,并加以改进,再继续进行两次研究课、三次研究课,一次次理解、改进,一次次总结提高。</p><p>使用了三年多的教材,我们的体会很深。</p><p>一、 教材重视育人,重视教育性</p><p>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苏教版教材结合有关知识内容,注意从社会和学生生活诸多方面广泛取材,选取有教育意义的事例编写例题、习题,设计插图,使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教材之中。四年级(上册)“认数”这一单元,编排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颐和园的面积、全世界昆虫的种类以及我国2023年茶叶、甘蔗、油菜子、水泥、原煤、布、粮食和钢材的总产量等,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和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从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中感受祖国的伟大、现代科技的成就,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整套教材把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p><p>二、 教材结构合理,具有科学性</p><p>苏教版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使教材的结构更加合理,更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低年级的计算数学,都是由口算促笔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p><p>三、 教材层次清楚,突出实用性</p><p>苏教版教材在习题的编排上,层次清楚,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教法、学法融于一体。教材每个知识点的编排都好像是一份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的简明教案。使用苏教版教材,教师好教,学生易学。教材在呈现每一新知时,都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识—巩固应用—拓展创新”这四个层次安排,符合学生获取知识的规律。</p><p>实践证明,对新教材的使用,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p><p>教师初步从“教教材”过渡到了“用教材教”。参加实验的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初步具备了确立了“尊重、理解、创造”这一辩证的教材观。教师能够在深入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和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恰当地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教教材”逐步转化为了“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教方法”“用教材培养能力”。</p><p>课改实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带动了全校教师的学习和研究。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受教材的影响,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去设计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活动,带动了其他年级的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善课堂教学。</p><p>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师生关系的变化,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特别是使用苏教版教材以来,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p><p>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逐步增强。过去的教育大多是学生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当作真理全盘接受,其任务也是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使用苏教版教材后,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形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探索性地解决问题,甚至敢于对教师和书本大胆提出质疑。因此,很多知识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感受、体验获得的。</p><p>学生合作、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如今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而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实现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的及时“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的场景,已成为课堂中最生动的画面。</p><p>总的来说,苏教版小学教材的编排是科学的,构思是新颖的,设计是独特的,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教材。我相信苏教版教材在进一步完善后将在课程改革中产生更为强大的生命力。</p><p>新课程所带来的变化,使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课程改革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解决了多年以来教师想解决而又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给基础教育全新的面貌。作为一个新课改的实践者,我们更应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思维方式,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