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5:22

小学低段数学直观教学的应用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低段数学直观教学的应用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低段数学直观教学的应用从学科自身特性来看,数学是属于抽象、概括和理性的学科,如果我们再沿袭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那种模式,对于生性活泼、想像丰富、活跃好动的小学生来说,难免感觉沉闷乏味、死板单调,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的热情。如何在新课程思想指引下,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我想到了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可感知的具体形象,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等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感知认识,促进大脑皮层形成表象,从而转化为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使用直观教学,可以强化观察、分析关键部分,使学生克服在认知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并在大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表象,进而使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分别就几种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谈谈它们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p><p>一、 课件直观,化静为动</p><p>新入学的儿童,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是他们成长中的一次大转变,环境有所改变,知识学习要求有所增加,他们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但他们的心理、生理并不能随着角色的改变而立即转变。在一节课40分钟内,一年级学生不仅要坐好,还要集中注意力听、说、看,多数孩子会觉得累。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就会自觉跟随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去思考,形象地理解学习内容。我在上分类一课时,制作了一个课件:小马虎的房间里凌乱地放着书、衣服、玩具,我们来帮他整理一下,我请一名学生上来操纵鼠标,随着鼠标的拖动,玩具放到了玩具架上,衣服挂到了衣架上,书本放到了书桌上。我发现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有几个平时爱开小差的学生坐得笔挺,看得很专注,下课了还跑来要求:老师,能不能让我玩玩。</p><p>课件直观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催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正确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的数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这一环节运用课件直观演示十进制,帮助学生跨越这个障碍。999后面是2023是这样演示的:9根小棒添上1根就是一个十了,把它扎成一捆;1个十与前面的9个十合成10个十,再扎成一大捆;1个百与原来的9个百合成10个百,最后扎成一整捆。通过课件直观演示满十扎成捆的过程,无需太多的言语就能使学生感悟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从而较好地突破了难点。</p><p>二、实物直观,化抽象为形象</p><p>低年级的几何初步知识尤其需要直观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会识别几何形体。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我让学生从家里找来火柴盒、手电筒、药盒、罐头盒等,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由于这堂课利用了直观教学,并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较大,上体育课时,他们指着球说球体,指着垫子说长方体。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能运用于实际,效果很好。[小学教学设计网]</p><p>又如,小学数学第三册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为观察对象,学生四人一组,分别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玩具。再让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学生来交流观察到的结果,接着让组内的学生交换位置观察玩具,通过这2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和换位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p><p>三、手势直观,化难为易</p><p>教学中,教师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并借助表情、手势等动作对所学内容作形象化的描述,可以强化观察、分析的关键部分,使学生克服在认知上的困难,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表象,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进而使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周长减去两个长,再除以2。这一种方法比较直接,学生很容易想到,但比较花时间;再一种是周长除以2,再减去长,这种方法简便,但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要困难一些。怎样把这个比较抽象的算理形象化,解开学生头脑中的结?我想到了手势直观法: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长方形,四根手指头组成长方形的周长,我拿掉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就表示周长除以2了,只剩下左手的一个拇指和一个食指。接下来怎么做,说都不用说了,学生一下子开窍了。通过老师的身体语言,把比较抽象的算理用生动形象的手势直观传达出来。这种直观比起运用画图、长方形教具等直观法更让学生喜欢、印象也更深刻。</p><p>四、学具直观,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p><p>学具直观的主要特点是能够突出观察对象的主要部分,更好地反映数学概念的关键特征和数学原理的普遍规律,特别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采取先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教具,发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然后去掉其中一根棒,得到三角形的教具,再让学生拉、压,感受到三角形没有变化,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p><p>又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让学生分组抛立方体(其中一面是红色、其余是白色),由组长统计一共抛到几次红色、几次白色,填在纪录单里,最后汇报统计结果,通过观察每组抛的结果,学生发现了抛到白色的可能性大。</p><p>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恰当采用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就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低段数学直观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