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5:18

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育目标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得到改善,同时要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得到健康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差异性。也就是说,教育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因此,在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p><p>一、重视数学学习的生活化</p><p>《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著名数学家费登塔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挖掘一些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从而真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p>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一进教室,看了看小朋友,然后说:今天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坐得可神气了!他是谁呢?他就是坐在第二组第5个,你们猜猜他是谁?学生作出回答后,教师又说: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刚才是给这位小朋友确定了位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通过找身边的小伙伴引入教学,既营造了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p><p>二、重视数学学习的活动化</p><p>《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因此我们在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都要设计成能让学生参与并且乐于参与的活动,让孩子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p><p>在确定位置的教学中,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问题。首先,教师出示小动物们做操的课件(注:这些小动物都是小朋友们喜欢的,课前已调查过),然后让小朋友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的位置;和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描述好朋友的位置,让小朋友们猜猜他是谁;走进电影院找一找、坐一坐。让学生身临生活情境,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机会,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新教材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不能把教学内容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点来灌给学生,而是要把它设计成为一个个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把数学学习与活动融为一体。</p><p>三、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化</p><p>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希望学生有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情感,有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鼓励的眼神、轻轻的赞许、真诚的表扬、小小的礼物都能给学生带来惊喜、带来笑容、带来幸福。因此教师要尊重并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内心的感情,充分肯定他们的探究成果,对他们的活动和交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现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p><p>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表述或操作应以鼓励、赞许为主,如在小组合作后交流,对于比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说:祝贺你们,合作得真好。即使学生表述不完整或者不正确的,对于他们勇于发表处己的见解,也给予肯定,可以说:你们组虽然有错,下次好好讨论,相信一定能成功。教师给予学生适时鼓励、充分肯定,使他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又如,学生的作业,批改时,错题不打叉,划出错的环节,让学生订正后,仍然评为优等,这样做不是降低要求,而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另一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树立自信心,不断努力进取。</p><p>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学习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去探索,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