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5:14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文章摘要】</p><p>《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的数学教学要求,但由于计算教学的特殊性,这一目标很难实现。本文从严格要求、理清算理、思维训练、计算习惯和训练途径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计算教学。</p><p>【关键词】</p><p>计算教学 教学策略 计算能力</p><p>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基本技能。计算教学不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对数学的兴趣。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计算方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许多教师都明白这些道理,能积极响应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选材,使之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理念。但是,他们却认为计算是枯燥的,没必要探究,平时以多练习为主。笔者认为,在习惯了一套计算教学模式后,有些细节还需要思考、探究。</p><p>一、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p><p>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 、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p><p>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p><p>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p><p>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p><p>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p><p>二、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p><p>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 ,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p><p>三、讲清算理是关键</p><p>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比如在教学9加几时,可以创设小猴买桃子的情境,盒子有10个格子,里面有9个桃子,外面有3个桃子,算算一共有几个。这样的情境便于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计算的方法,盒子里的十个格子让学生容易想到先凑满十,再加两个的方法。教学《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02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四、加强训练是途径</p><p>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p><p>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 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 748=2023,254=100,2023=2023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20237,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 也直接受到影响。到了高年级一些常用的口算,如3.142,3.143以及 0.5,0.25的乘、除法,12 14 15 18 化成小数是多少,以及同数相减得0等,这些也要作为基本口算常抓不懈。</p><p>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p><p>4、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 ,维持训练的持久性,能收到良好的效果。</p><p>五、思维训练是核心</p><p>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p><p>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p><p>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p><p>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2023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 ,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 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 维能力的发展。</p><p>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p><p>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p><p>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p><p>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 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像202300 2023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可引导学生探究:20238=(100+2)78=2023+156 =2023。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p><p>4、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p><p>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 多少?2023应等于2023。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2023等于2023,693小于700,积小于2023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p><p>总之,计算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数学学习质量,可以说没有计算,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但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要依据科学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显现成效。</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