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一、课题的提出</p><p>从教学现状来看,一二年级学习内容简单,大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优良,到了中高段学习内容既多难度又大,较多学生成绩就很快下降,因为学生课前没有准备听课非常被动,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课堂效率也不高。其中部分学生因为理解能力低下课堂上不能理解消化本节课教学内容,造成学习难点越积越多,成为班里的后三分之一学生。对这些学困生如果课前预习,那么上课时就会心中有数,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另一方面理解能力好,又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虽然每节课都能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掌握教学内容,考试成绩都很好,但不会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其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到了初中以后,其数学成绩又会走下坡路。</p><p>问题导学法,也是顺应了当前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而提出来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界教育人士都呼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提出要追求有效的课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各个学校也都开展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研究,开创了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学校也走在前沿,开展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p><p>二、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p><p>(一)导学问题的内容设计</p><p>问题导学,顾名思义就是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导学问题不仅是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向导,也是课堂师生共同研究活动的主线。导学问题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在设计导学问题的时候,必须在导学上做足文章。</p><p>1、计算课的问题导学设计----寻找新知生长点</p><p>一个好的导学问题应该是要找寻新知生长点,即编组有助于迁移新知的练习,通过练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问题直指新知迁移点。</p><p>比如,四年级(下册)《小数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p><p>(1)做一做。竖式计算并验算。58+203,2023-47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p><p>(2)学一学。预习例11.25+2.41,3.66-1.25想一想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p><p>(3)试一试。试着在书上完成练一练第1题。</p><p>(4)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p><p>(5)问一问。我想提出的问题是()。</p><p>这组导学问题的设计围绕着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间的异同展开,先让学生重温整数加减法计算过程,在第一问中提取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的计算经验;第二问通过对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的追问,使学生明确把小数点对齐,其实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这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一脉相承的。第三问让理解学生在小数加减计算时同样需要从低位算起,同样得遵循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的计算法则。所不同的是小数加减法需要对齐两个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应该说这三个问题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着眼于沟通整、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学习实现对新知的自主建构。</p><p>2、概念课的问题导学设计----寻找生活中的知识原型</p><p>概念课的问题导学设计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的知识原型,为概念的有效建构提供表象认识,同时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困惑与问题,以备课堂质疑。</p><p>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可设计如下的问题自学表格:</p><p>我找到的百分数:__________。</p><p>读作:__________。</p><p>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p><p>我还知道:__________。</p><p>我还有什么困惑?__________。</p><p>课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再在课堂上进行反馈交流不仅使学生能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又利于理解百分数的这个概念意义。</p><p>二、教师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困惑问题</p><p>小学生自学能力有限,教材内容也有难易,对概念、公式推导等难点内容尽管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许多学生仍处于未知、模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与问题进行分析,设置相应的情境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p><p>如以《百分数》一课的课堂反馈和教师的引导为例,谈谈如何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困惑问题。</p><p>百分数的意义反馈(表格第一、二、三栏反馈):</p><p>1、对于百分数反馈:</p><p>生1:我找到的百分数:衣服里料成分涤沦60%。</p><p>读作:百分之六十。</p><p>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涤纶质量占衣服里料质量成分的60%。</p><p>生2:我找到的百分数:毛线山羊绒98%。</p><p>读作:百分之九十八。</p><p>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毛线中山羊绒质量占全部毛线的98%。</p><p>生3:我找到的百分数:肉松里蛋白质42%。</p><p>读作:百分之四十二。</p><p>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肉松的蛋白质占全部肉松的42%。</p><p>分析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在黑板上板书:60%表示涤纶质量占衣服里料质量成分的60∕100,98%表示毛线中山羊绒质量占全部毛线质量的98∕100,42%表示肉松的蛋白质质量占全部肉松质量的42∕100。这样学生能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接着出示一组帮助学生理解意义的选择题:</p><p>选一选120%,75%,97.8%,0.202301%,100%</p><p>①老师希望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达________。</p><p>②小明的爸爸是个著名的牙科医生,经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达________。</p><p>③爸爸的身高是小明的________。</p><p>④一本书已经看了全书的________,还剩下全书的________。</p><p>⑤体育彩票中500万的中奖率是________。</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本组选择题根据生活实际意义合理选择不同的百分数,目的是理解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百分数有时会大于100%,有时又很小,在哪一个范围内取舍比较合理,从而巩固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p><p>我还知道学生反馈</p><p>学生提出的我还知道有:①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p><p>②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p><p>③百分数是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量,后面不带单位名称,而分数是可以的。</p><p>分析引导:学生对于百分数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其实学生未必全部理解其意义,只是把教材中的归纳性知识填起来而已,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很重要,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率的含义,教师查出比值是两数之比的意思,生活中率的概念有:效率、税率、概率、圆周率、出勤率、增长率。让学生理解百分数不是一个数,而是两个数的比值关系。</p><p>我的困惑学生反馈</p><p>学生提出的困惑有:①百分数为什么不写成分数呢?②用分数不是更简单吗?为什么要写成100份计算,不是可以化简吗?比如将80%化成8∕10不是更简单吗?③为什么要百分数?</p><p>分析引导:学生提出百分数为什么不写成分数,因为分数更简单这个困惑是可以理解的,针对学生对百分数为什么不写成分数形式的困惑,教师出示一组比一比题目:</p><p>台州部分县市的面积情况:</p><p>台州市总面积2023平方千米,台州市总面积2023平方千米,</p><p>台州市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25,台州市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6%;</p><p>温岭市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100,温岭市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p><p>天台市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13,天台市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p><p>仙居市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仙居市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p><p>教师追问:哪种方法能直接比较出哪个县市面积大?学生自然理解了百分数表示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个县市面积大,比起分数比较大小要计算显得更简单,所以需要百分数。</p><p>分析引导:既然百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有的学生就会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针对这个问题,设置一组辩析题目让学生区分两者不同及共同点。</p><p>辩一辩:哪些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p><p>(1)男生占全班的72∕100,</p><p>(2)苹果的重量是梨的85∕100,</p><p>苹果重73∕100千克。</p><p>通过分母是100的分数能否化成百分数,让学生理解百分数是因为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量,后面不带单位名称,而分数表示一个量,是可以带上单位的。</p><p>三、在巩固练习题中检测问题导学的效果。</p><p>如计算课,因为经过课前预习和上课重难点的分析,所以课堂上就有时间进行检测,可以完成作业本,也可以完成教师的课堂巩固练习题,对计算题全做对的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提高计算课的学习兴趣;而对概念课可以设置一些巩固题,既检测一下问题导学的效果,再次理解新知。</p><p>(一)填空</p><p>(1)某工厂今年产值是去年产值的108%,说明今年产值比去年多()</p><p>(2)最大百分数是100%,最小百分数是1%。()</p><p>(3)用百分数表示百发百中()十拿九稳()百里挑一()半壁江山()</p><p>(二)判断</p><p>(1)某车间女职工人数占车间总人数的52%,那么男职工人数占车间总人数的()。</p><p>(2)预计今年产量比去年减少3%,预计今年产量是去年的()。</p><p>(3)某厂十月份原计划生产机器100台,实际生产了130台,相当于原计划的()%。</p><p>在问题导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以问启思,依问解惑,不断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我们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让课堂教学更高效。</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