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5:12

(苏教版)实验课题《有效实施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实验课题《有效实施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实验课题《有效实施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p><p>《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丧失。现代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本质上来讲,现代的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认识和把握现代的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和富有个性学习地重要保证。</p><p>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试行实施以来,广大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去,他们大胆改革,摒弃旧的过时的教育观念,在新课改纲要的指导下不断创新、不断拓展,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我们无论走进哪个课堂都可以看到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动手操作、亲历实验、小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等活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逐步形成并呈现出一片热烈的景象。但是我们也发现,在热闹的气氛下往往隐藏着一些数学活动是为了热闹而热闹,一些只需要老师传授的知识却变成了小组无谓的讨论,一些可以再深层次的探究活动由于时间紧迫而草草收场,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学生学习的知识没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理解掌握,很多老师在课改面前慢慢地迷失了方向,有时会为了追求新潮时尚的学校方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制约,教学活动的价值定位失去了准则,课堂教学的质量被放到了课堂的组织形式之下,成为“绣花枕头”。如何合理有效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是我们当前急需探究的问题。为此,我校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提出申报了《有效实施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作为我们的实验课题。</p><p>二、课题的论证</p><p>(一)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实验,研究出各种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学生、课堂共同成长。</p><p>(二)研究重点:研究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的特点,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取得最佳效果。</p><p>(三)研究难点:以有效性为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p><p>(四)实验对象:本校一至五年级参加苏教版教材实验的班级。</p><p>(五)实验内容:</p><p>1、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深入研究,因材(教材)选法、因材施法(学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p><p>2、重视教学活动的质量,研究如何使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达到最有效的效果。</p><p>3、对课题的实践研究上升到理论总结,并加以推广。</p><p>(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与条件保障</p><p>1、课题主持人、参与者大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都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特别是主持人及几名课题主要负责人都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都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或小学数学教学多年,都是区级以上教学能手,两位学校领导亲自但任苏教版的教学任务。实验教师的教学改革热情高,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深的研究潜力。因此,这支研究队伍是专业知识、研究经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队伍,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定成果奠定了基础。</p><p>2、主持人和专业人员把握研究方向,进行理论指导,参与实验过程及解决疑难问题,总结成果,组织推广。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以行动研究为主承担实验具体任务。</p><p>3、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本齐全,图书、音像等资料齐全,具备一定的科研经验,有较完善的课题管理制度。市、城区教研室及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研究,学校将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设备更新、资料订购、教师培训。</p><p>4、实验班的学生均为自然分班组成,使课题研究具有合理性,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p><p>三、课题研究的实施</p><p>(一)本课题研究的方法</p><p>本课题研究采取行动研究为主,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p><p>1、 以教师的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行动保证。</p><p>2、 实验教师的个体实践为主,课题实验小组集体研究为辅。</p><p>3、各实验教师要确定子课题,按学期分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完成总结,并及时撰写体会,总结成果。</p><p>4、以控制对学生有损害因素为起点,以完成常规教学任务为前提,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p><p>(二)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p><p>1、准备阶段(2023年5月——2023年9月)</p><p>拟定并论证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案;建立实验组织;确定实验研究班级;培训实验教师;研究教材,收集、学习有关理论。</p><p>2、实验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6月)</p><p>实验的实践研究,案例的收集,实验研究交流和培训活动,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效果。</p><p>3、总结验收阶段(2023年6月——2023年10月)</p><p>课题组全面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整理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反思,装订成集;推广研究成果。</p><p>(三)预期成果。</p><p>完成的时间:2023年6月——2023年10月</p><p>最终结果形式:教学设计集、案例分析集、教学论文集、教学反思集、学生能力展示、实验报告。</p><p>四、课题实验组织</p><p>研究单位:梧州市第二实验小学</p><p>主持人:黄桂珍(第二实验小学校长)</p><p>实验教师:黄卉、李健捷、邓立玲、赵石基、黄锦云、韦秀凤、廖蕴韻、梁世月、于永雄、黄健清、梁绮君、钟灵、李业杏、黄伟蝉、黎丽珍、周焕贞、陈希、冯艳、肖金芳、欧维斌、羽阳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实验课题《有效实施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