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 (不进位)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加三位数 (不进位)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加三位数 (不进位)</p><p>教学内容:教材第四册第32-33页例题.想想做做1-4</p><p>教学目标:</p><p>1.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2023以内的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p><p>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p><p>教学重点:笔算加法的方法.加法的验算方法</p><p>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学具准备:计数器。</p><p>教学过程:</p><p>一.创境引新</p><p>师:老师发现,自从有了借书证,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到图书馆借书,是吗?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关于图书馆的借书情况的问题吧。</p><p>二.探索新知</p><p>(一)计算143+126</p><p>1.师:(课件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你们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p><p>根据这4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p><p>组内交流。</p><p>2.师:请组长来汇报一下,你们提出了哪些问题?</p><p>组长汇报。(出示问题)</p><p>3.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这节课先来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剩下的可以以后再研究。</p><p>4.师:听听茄子老师问我们什么?(课件出示: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p><p>你会列式吗?自己在本子上列出算式。</p><p>学生独立列式。</p><p>5.师:你是怎么列式的?(板书:143+126= (本))</p><p>6.师:观察一下,这道题和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p><p>7.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可以动动脑筋,也可以用学具来帮帮忙。</p><p>学生自主探索算法。</p><p>8.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p><p>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算法)</p><p>9.师:请同学们都用竖式再算一算。再自己说一说计算过程。</p><p>学生计算,说过程。</p><p>(二)验算143+126</p><p>1.师:题目计算出得数后,用什么方法知道算得对不对呢?(板书:验算)</p><p>2.师:你有验算的方法吗?</p><p>学生汇报(课件出示)</p><p>3.师:你们试一试,体验一下验算的方法好吗?</p><p>4.师: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p><p>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p><p>三.巩固深化</p><p>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你能算出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吗?自己计算并验算。</p><p>学生计算并验算,集体订正。</p><p>2.想想做做1(课件出示)</p><p>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题后集体订正。</p><p>3.想想做做3(课件出示)</p><p>师: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什么?自己能解决问题吗?试一试。</p><p>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p><p>订正时提问:你验算了吗?用什么方法验算的?</p><p>告诉学生今后不论是否要求验算,都应自觉验算,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p><p>指导:不写竖式,在原式上从下往上再算一遍来验算的方法。</p><p>4.想想做做4</p><p>(课件出示题目)理解题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共同订正。</p><p>四.总结归纳</p><p>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p><p>在笔算加法中要注意什么?</p><p>五.课堂作业</p><p>想想做做2</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