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实录与评析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统计》教学实录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统计》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材分析:</p><p>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增加简单的统计内容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的。本课的教学,我是在学生低年级学过简单的统计基础上来组织教学的,力图向学生介绍统计最初步的知识。学会对身边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会看、会分析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统计图,能掌握一些数据的处理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基础。</p><p>学情分析:</p><p>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初步掌握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且知道了统计的一些小知识。知道了对一些数据要进行分类统计,会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记观察的结果。而且,学生在小学四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一些能力,为今天的教学打下了一定基础。</p><p>教学目标:</p><p>1、联系生活实际,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p><p>2、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能结合身边的事例选择内容进行简单的统计。</p><p>3、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收集信息的能力。</p><p>设计理念:</p><p>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理解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课的教学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合作交流,力求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联,体会统计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p><p>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p><p>教学难点: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p><p>数据的收集和整理</p><p>教学流程:</p><p>一、师生对话,引入新课</p><p>同学们:老师第一次来到你们后塍中心小学,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的一些情况,你们能向我介绍一下吗?说说五年级同学的人数吧。(学生自由说)</p><p>老师板书:</p><p>班级 男生 女生 合计</p><p>五(1)</p><p>(2)</p><p>(3)</p><p>(4)</p><p>(5)</p><p>(6)</p><p>这些数据你是怎么获得的?</p><p>看,老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一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了一张表,能给这张表起个名字吗?</p><p>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统计(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p><p>(评析:新课开始,老师就通过师生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意识。为全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p><p>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p><p>1、同学们,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还能想到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见过类似的表吗? 哪些地方也要用到统计?</p><p>学生自由说。这些都是统计表。</p><p>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在你们每天上学的路上,你观察过汽车吗?前几天,老师在你们的校门口拍摄了这样一组镜头:请看录象。</p><p>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来统计一下:这天中午2分钟内,我们校门口通过的机动车辆情况。请小小组一起学习。(组长先分好工)</p><p>机动车种类 辆数</p><p>合计</p><p>摩托车</p><p>小汽车</p><p>大客车</p><p>载重车</p><p>这也是一张统计表。为了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成一张统计图。请同学们看右边的图形,在条形统计图中,一个格代表了几辆车?如果要画一辆车,应该怎么画?</p><p>指名板演,讲评作业。</p><p>同学们,仅仅2分钟内,在我们的校门口就经过了这么多的机动车,由此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呢?(加强交通安全教育)</p><p>2、刚才这张表是根据校外的情况统计的,你们想不想现场统计一下?看到这么多的听课老师,你最想了解老师们的什么情况呢?(有的说年龄、有的说性别、有的说兴趣爱好……学生兴趣很浓。)</p><p>老师就请你们统计一下听课老师的年龄。但是,现在先请你们设计一个统计的方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看哪一组设计的方案好?我们要进行优秀方案评比:(老师颁发金点子奖)</p><p>后塍中心小学五(2)班统计设计方案评比</p><p>组别:</p><p>采用的统计方法:</p><p>这样做的好处:</p><p>学生小组学习,发言后,老师、学生一起评价。4人一组,进行现场统计。投影显示其结果。</p><p>后塍中心小学五(2 )班听课老师年龄情况统计表</p><p>2023年12月26日</p><p>年龄(岁) 20---29 30---39 40---49 50以上</p><p>人数</p><p>合计</p><p>这又是一张统计表,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表中,你知道哪个年龄段人数最多?</p><p>3、交流反馈,教师小结</p><p>我们在制作统计表时,一定要事先收集有关的数据进行整理,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尽可能地做到准确。</p><p>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p><p>刚才,大家已经会制作统计表,那么给你一张现成的统计表,你能看懂吗?请你仔细看一看,读一读,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p><p>投影出示后塍中心小学低年级学生饮用牛奶情况统计表(略)</p><p>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那么,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吃完牛奶后,牛奶袋是怎么处理的呢?(加强健康教育、环保教育)</p><p>(评析:新课的学习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在一个个生活场景中学习了新知,而且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师生共同编写了教材,挖掘了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开放了教学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适时运用,为学生了解统计的知识提供了最直观最生动的效果。)</p><p>四、全课小结、评价体验</p><p>其实,关于统计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今天,陈老师邀请了张家港市统计局的茅局长来跟大家说说有关统计的知识。(观看录象)</p><p>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上网,来了解有关统计的知识:</p><p>老师向你推荐两个网站:</p><p>国家统计局的网站:www.stats.gov.cn</p><p>江苏统计局的网站:www.jssb.gov.cn</p><p>刚才,大家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想跟大家轻松一下,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两个人一组: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10次,边做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p><p>落下后的情况 “一元”向上 国徽向上</p><p>次数</p><p>通过统计,你有什么发现吗?其实,当抛的次数越多,我们会看到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几乎是相等的。这就是以后大家进入初中会学到的概率问题。</p><p>(教育学生要爱惜人民币,平时不要随便抛来抛去)。</p><p>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p><p>今天的数学课学得怎样?老师也想作一个统计:请你们帮助陈老师,用什么方法统计最快?最准确?</p><p>五( 2 )班数学课学习情况评价统计表</p><p>2023年12月26日</p><p>类别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的 合计</p><p>选择人数</p><p>今天的作业,老师想请你们自己设计一下:你喜欢给自己布置一项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p><p>全课总评:</p><p>这节课教案几次修改,让我感觉老师“瘦”了下去,学生“胖”了起来。我力求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素材入手,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目的和统计的基本方法----“正”字法,感受统计活动的重要性,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统计的意识,体会数学是有价值的。教学设计中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评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把一切学习的机会交给了学生,所以就看到了学生多样的教学方法(有的采用数数,有的采用“正”字法,有的采用画画的方法,有的还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开放性的结尾,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且还使课堂内的知识得到了有益的延伸,通过看到的、亲自操作的让学生亲身感到数学是有价值的。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在课堂通过看录象、了解网站,知道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多种渠道。在最后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有的孩子把平时电视上看到了“分类统计的方法”-----让满意的同学站在一起,让比较满意、不满意的另外站,一目了然,掀起了课堂学习的高潮。学生快乐着,真的“胖”起来了。师生互动的机会比较多,生成的东西也比较多,在数学课中也渗透了思想教育,应该说尽可能地体现了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效果比较好。</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