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实录与评析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实录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朱淑云</p><p>评析:陈松坡</p><p>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师:今天,朱老师带领小朋友去图形王国参观(播放动画片)。你在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p><p>生:我看到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教师点击相关课件。)</p><p>师:对!这些图形已经是大家的老朋友了。你们的篮子里也有多种形状的物体,请你们按形状分一分类。</p><p>(先小组合作,后汇报交流。)</p><p>生:我们组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各分成了一类。</p><p>二、动手操作,感受特点</p><p>师:请你们摸一摸这三类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p><p>生1:平平的,滑滑的。</p><p>生2:长方体的各个面有大有小,正方体的各个面是一样大。</p><p>生3:圆柱体上下两个底面一样大,是圆的,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不一样。</p><p>师:(出示课件)图形王国里的图形娃娃真调皮,一路蹦呀,跳呀,留下了快乐的小脚印。你们能说出这些脚印的形状和名称吗?先说第一个。</p><p>生:第一个图形娃娃的脚印是长方形。</p><p>师:对呀,它叫长方形。(板书:长方形)大家一起跟我读。</p><p>生:(齐读)长方形。</p><p>师:第二个呢?</p><p>生:第二个图形娃娃的脚印是圆。(师板书:圆)</p><p>师:最后一个呢?</p><p>生:最后一个图形娃娃的脚印是正方形。(师板书:正方形)</p><p>师:这些图形的名称没有学过,你们怎么都说出来了呢?</p><p>生:在数学学具盒里有这些图形,老师要我们摆学具时不是经常说的吗?</p><p>师: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p><p>师:(指着屏幕上的图形)圆,小朋友都知道它是圆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方方正正的,你怎么认出这是长方形,那是正方形呢?</p><p>生:长方形的两边长一点,另外两边短一点;正方形的四边都是一样长。</p><p>三、练习反馈,培养能力</p><p>师:图形王国的国王说,小朋友要有这3种形状的小脚印作为门票,才能进入图形王国。你用什么方法取这些脚印?(小组讨论后汇报。)</p><p>生1:把物体放到沙子上印一印,小脚印就出来了。</p><p>生2:把物体放到纸上沿着边画一画。</p><p>生3:把物体放到橡皮泥上压一压。</p><p>生4:把物体的一个面涂上颜料,再印在纸上。</p><p>生5:先把物体压在纸上,再把多余的部分撕掉。</p><p>教师小结:你们按自己的方法,取出一种物体的小脚印好吗?</p><p>(学生在音乐声中画长方形、正方形或圆。)</p><p>师:小脚印画出来了,我们来做一个帮小脚印找主人的游戏。</p><p>教师举起画有长方形的纸,说:我是长方形,我是谁的小脚印?生答:我是长方体,你是我的小脚印。</p><p>同桌练习后,进行比赛。</p><p>师: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见到过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圆?</p><p>生1:电脑屏幕的面有的是正方形。</p><p>生2:冰箱门的面是长方形。</p><p>生3:我家吃饭的桌子面是圆。</p><p>师:在这个教室里也有很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你能找出来吗?</p><p>生1:黑板的面是长方形。</p><p>生2:时钟的面是圆。</p><p>生3:电灯开关盒的面是正方形。</p><p>生4:教室的地砖的面是正方形。</p><p>教师小结:生活真奇妙,在不同的地方用上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p><p>师:进入图形王国以后,一个又一个关卡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p><p>生:(齐答)有!</p><p>第一关:围一围。</p><p>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围好之后同桌互相检查。)</p><p>出示图(),提问:这个图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呢?</p><p>生1:正方形的4条边是一样长的,这个图形的边有长有短,不是正方形。</p><p>生2: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方方正正的,一样大小,但这个图形的4个角不一样大,不是正方形。</p><p>师:谁来把它改成正方形?(指名上台纠正。)</p><p>出示学生在钉子板上围的图形(),问:这是正方形吗?为什么?</p><p>生1:这个图形不是正方形,图形放斜了。</p><p>生2:这个图形的4条边一样长,4个角都是方方正正的,是正方形。</p><p>师:对,是不是正方形,与图形放的位置没有关系。那么 、是长方形吗?</p><p>生:都是。</p><p>师:对,虽然这两个图形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形。请你试一试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圆吗?</p><p>学生正在尴尬时,教师问:你们为什么围不出圆呢?</p><p>生:两颗钉子之间连起来的线是直的,而圆的线是弯弯的。</p><p>第二关:画一画。</p><p>师:请小朋友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p><p>(小组里互相检查对错。)</p><p>师:朱老师发现小朋友都画对了,你用什么巧方法?</p><p>生1:沿着边线画。</p><p>生2:上下左右对齐。例如画正方形,横着画几格,竖着也画几格。</p><p>第三关:找一找。</p><p>出示一个长方体,问:你能找到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并用手指一指。</p><p>生1:我找到2个不同的长方形。</p><p>生2:我找到了3个不同的长方形。因为上下两个一样大小,前后(左右)也是一样大小的。</p><p>师:对!请同桌的小朋友把这3个不同的长方形相互指一指!</p><p>四、课外拓展,体验价值</p><p>师:请同学们课后观察家庭、学校、商店里哪些是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并与爸爸、妈妈、同学进行交流。</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实录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实录与评析评析:本节课,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知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参与学习和操作实践。其主要特点是:</p><p>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喜欢动画的特点,设计了有声有色、可动可停的课件,以参观动物王国为线索,组织学生参与找小脚印、取小脚印、帮小脚印找主人和闯关游戏等操作实践活动,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结合学习的进程,引导学生在教室、家庭、商店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使学生对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感悟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p><p>2.经历过程,激发数学思考。只有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才能增强他们的感官体验,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数学味,如让学生看动画片时紧扣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在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中,有目的、分层次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强化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例如,让学生给实物分类时,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感受体与面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特点;又如在钉子板上围图形、方格纸上画图形时,既渗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又让学生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在反馈比较中,渗透了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在用长方体画长方形的活动中,渗透了长方体的一些特征。总之,由于教师在数学层面上的有效引领和提升,既使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又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