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4:59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一、课前准备。</p><p>师:同学们都带圆规了吗?</p><p>生:带了。</p><p>师:那就请你们把圆规拿出来,再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和一本练习本,本子可以垫在白纸下面。其余的都放到桌子里面去,数学书也用不着。</p><p>(生整理桌面上的东西)</p><p>师:我看到有人的桌子上有橡皮,谁把橡皮借我?</p><p>(一生递了上去。)</p><p>师:谢谢!还有吗?借我。</p><p>(又有几位递了上去。)</p><p>师(神秘地):老师借橡皮,干什么?</p><p>生:擦。</p><p>师反问:擦黑板?(全班都笑)</p><p>生1:用橡皮画圆。</p><p>生2:擦掉画的圆。</p><p>师(呵呵地笑):我借橡皮是为了让你没有橡皮!(全班错愕)没有橡皮下笔就会更慎重,想清楚了再写,但如果万一写错了,也没关系,就好好欣赏一下自己错的地方吧!</p><p>师: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学生起立)</p><p>师:同学们好!</p><p>生:老师好!</p><p>当老师要求学生坐下时,发现学生们正要向客人老师问好,华老师马上改正过来,说:哦!错了!重来。</p><p>师:同学们好!</p><p>生:老师好!(转向听课教师)客人老师好!</p><p>师(谦虚地):这么一群有礼貌的孩子,碰到一个不礼貌的老师,那肯定是改变不礼貌的老师!</p><p>二、探究认识圆。</p><p>1.情境中导入圆。</p><p>师: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寻宝图上这样写着: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孩子们,你们知道宝物在哪里吗?</p><p>师:如果用红点表示小明的左脚,1厘米代表1米,你能在纸上表示出来吗?</p><p>生:能。(动手画)</p><p>师:好了,同学们,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画的图纸,有这样几种情况,我们一起来看。</p><p>(课件出示四种画法:以某固定点为起点,分别用尺子向左面,右面,上面,下面量出3厘米的长度,点上点)</p><p>师:还有吗?</p><p>课件继续演示:距离固定点3米的点慢慢地增多,密密麻麻,直到围成一个圆。</p><p>生随着点的增多,也跟着喊:还有,还有,还有(一直到变成一个圆,众多的点一下子围成一条曲线时,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说了声:没了。)(笑)</p><p>2.追问中认识圆。</p><p>师:你能告诉小明宝物在哪吗?</p><p>生:宝物在圆周上的任意一点上。</p><p>师(问大家):说的好不好?好的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学生鼓掌)</p><p>师反问:好在哪?</p><p>生:任意一词用得好!</p><p>师:圆上有多少个点?</p><p>生:无数个。</p><p>师:圆周上这词也好,不在圆内任意一点上,也不在圆外,而在圆上的任意一点。</p><p>师:宝物在怎样的一个圆上?</p><p>生:宝物在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上。</p><p>师:听得懂吗?</p><p>生:半径不懂。</p><p>师:谁听说过半径?什么是半径?</p><p>生:从中间的一个点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半径。(板书:半径)</p><p>师:还有个词叫?</p><p>生:直径。(板书:直径)</p><p>师:这个圆的直径长多少?</p><p>生:6米。</p><p>师:宝物在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上,这样说行不行?</p><p>生:不行。</p><p>师:为什么不行?</p><p>(思索片刻)生: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圆在哪里。</p><p>师:怎么说就确定了?</p><p>生:以小明的左脚为圆心,在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上。</p><p>师:宝物在的地方为什么是个圆呢?</p><p>生:纸上没有指定一个确定的方向。</p><p>生2:因为只有圆上的点与圆心的长是相等的。</p><p>师:看来想要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圆的特征。你觉得圆有哪些特征呢?</p><p>生:每个圆都有一个圆心,有半径,直径。</p><p>师:圆有角吗?</p><p>生:没有。</p><p>师:它是由曲线围成的。难怪数学家说:圆是最简单的,由一条曲线围成的。</p><p>生: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而且都相等。</p><p>师:用句古话来说:圆,一中同长也。 墨子(板书)</p><p>师:中就是指什么?</p><p>生:圆心。</p><p>师:那同长呢?</p><p>生:半径相等。</p><p>师:那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它们是不是一中同长呢?</p><p>课件出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p><p>生:不是。</p><p>师:为什么不是?</p><p>生:三角形有三个角,三角形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是相等的,但到边上的距离就不相等了。</p><p>生2:因为圆有无数个角。</p><p>师:(笑)你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理解了,真特别,我们可以理解为圆没有角。</p><p>课件出示:椭圆</p><p>师;这个图形也没有角,也是由一条曲线围成,它一中同长吗?这个图形是圆吗?</p><p>生:不是。</p><p>师介绍:墨子的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早2023年,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句话。</p><p>生读,但太快。</p><p>师评:你是现代的古代人。我们要象唱京剧般把一个个字拖长了读,还可以加点动作进去。</p><p>生再读。</p><p>师:圆为什么有无数条半径?</p><p>生: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p><p>3.画圆中感受圆。</p><p>师:会画圆吗?有句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就是圆规,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p><p>生画,师巡视,收集</p><p>师:我这里找了一些同学们的好作品,一起来看看。圆的样子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各有不同。</p><p>生哈哈大笑。</p><p>师:怎么会这样呢?</p><p>出示学生画的一大一小两个圆,一个半径2厘米,一个半径4厘米。</p><p>师: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那全班画出来的是不是应该一样大小呢?为什么这里有大有小?小组里交流一下怎样画圆才标准?画圆的注意点是什么?</p><p>学生交流完毕。</p><p>师:同学们很会交流,声音控制地很好,知道交流完后要坐端正。</p><p>出示图片树枝。</p><p>师:这是树枝,它可以算是原始的圆规。</p><p>出示圆规图片。</p><p>师:圆规的优点是两脚能动,但缺点也是两脚能动。捏住它的头,可别捏住它的腿。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还是直径?谁能指导我画出这个圆?</p><p>(生指导师画)</p><p>师:谁能在我画的圆上标出半径?(生画)谁能再画出一条直径?(生画)请学生说说画直径的方法。</p><p>师:在数学研究上,用字母O表示圆心,用字母r表示半径,用字母d表示直径。半径和直径什么关系?</p><p>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师板书:r= d)</p><p>师:为什么我们随手不能画圆,用圆规转一圈就能画出一个圆了?</p><p>生思考解释:因为用手画的圆半径不相等,圆心不固定。</p><p>师:学问学问就是学会研究去问,思考着是美丽的。我们就要像小时侯那样爱问问题,不停地问为什么。</p><p>4.球场中解释圆。</p><p>课件播放篮球比赛开始时的录象。</p><p>师:篮球场的中心为什么是一个圆呢?</p><p>出示图解:一个圆,圆心上一个人,圆上四个人。</p><p>生:人站在圆上,就比较公平。</p><p>师:为什么?</p><p>生:这个圆是长方形的中心。</p><p>师:那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啊!为什么</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是圆?</p><p>生:因为圆,一中同长。(鼓掌)</p><p>师:在操场上,怎样画出这个圆?没有圆规,能不能画圆?</p><p>生:能。先在操场上定一个点,再把绳子的一端系在点上,手拿着绳子的另一端绕一圈。</p><p>课件演示在操场上画圆的过程。</p><p>师:为什么没有圆规也能画圆?</p><p>生:因为用绳子画圆也要定点,定长,和用圆规画圆的原理是一样的。</p><p>师:不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为什么没有圆规也能画圆?</p><p>生:规矩不应特指圆规,可以用不用的工具来画圆。</p><p>师:看来,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还是对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课件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p><p>5.回归情境突破圆。</p><p>师:我们回到寻宝的事情上来,宝物一定在左脚为圆心,3米为半径的圆上吗?</p><p>生1:不是,有可能在距离左脚上面的3米处。</p><p>生2:也有可能在距离左脚下面的3米处。</p><p>课件出示一个球体。</p><p>师:是啊,有这可能。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球,一中同长也!</p><p>师:圆与球不同在哪?</p><p>生:圆是平面图形,球是立体图形。</p><p>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圆时问了五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何这样做?、一定是这样吗?,老师把这五个问题制成金钥匙送给你们,因为问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p><p>三、生活中找圆。</p><p>师:在生活中,圆无处不在。一起来找圆。</p><p>课件播放图片。</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