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条形统计图。</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了解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p><p>2、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p><p>3、结合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分析图的能力和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p><p>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许多风景秀丽的名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p><p>(课件出示五座名山的美丽风景)。</p><p>师:美吗?</p><p>生:太美了!</p><p>师:哪你们知道每座山的海拨高度各是多少吗?</p><p>生:相互望一望,有的摇头,有的不做声,无人举手。</p><p>师:(课件出示五座名山海拨高度统计图)现在你们知道每座山的海拔高度了吗?</p><p>生:知道了。</p><p>师:怎样知道的?</p><p>生:从屏幕上的统计图知道的。</p><p>师: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把你收集到的统计图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说说你在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p><p>生1:出示一幅条形统计图,我是从网上搜集到的,表示2023年到2023年我国人均年收入。</p><p>生2:展示一幅折线统计图,我是从报纸上搜集到的,表示的是股价走势。</p><p>生3:展示一幅扇形统计图,我是从报纸上搜集到的,表示一个家庭一年的各种收入。</p><p>生4:我搜集到许多统计图,我选了几幅不一样给大家看一看。</p><p>师:刚才这些统计图,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p><p>生:我认为可以分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三类。</p><p>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统计图,请大家一起判断一下,各是什么统计图?(课件出示各种类型的统计图,让学生判断)</p><p>师: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条形统计图的内容。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p><p>通过五座名山的海拨高度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随后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让学生真实地感知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p><p>二、认识、分析条形统计图</p><p>师:(出示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请大家认真观察五座名山海拨高度统计图,小组内相互说一说。</p><p>学生分小组讨论。</p><p>师:谁愿意上来在电脑上把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指给大家看一看?</p><p>学生用鼠标点击,条形统计图的各个部分分别闪动。</p><p>师:你能试着为每一部分取一个名称吗?</p><p>生1:我觉得最上面的我国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统计图应叫作题目,下面的2023年3月制叫做日期。</p><p>生2:中间一条一条的就叫做直条,还有两条线。</p><p>生3:直条上面还有数字。</p><p>师:条形统计图由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直条、单位这几个部分组成,那么每部分各表示呢?</p><p>生1:标题能告诉我们这幅条形统计图反映什么内容,时间就是制作的日期。</p><p>生2:直条表示具体的数据。</p><p>生3:横轴表示的是每座山的名称,纵轴表示刻度</p><p>师:对,标题可以表示统计图反映什么内容,时间表示制图的日期,纵轴用来表示单位和数量,横轴表示类别,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么纵轴是怎样表示数量的呢?</p><p>生1:纵轴上分成了许多小格,每一格的长度一样长,像直尺的刻度一样。</p><p>生2:每一格表示的数量是一样的。</p><p>师:纵轴上每一格所表示数量的多少,叫做单位长度,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少?</p><p>生:500米</p><p>师:是不是所有的条形统计图一个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量都一样呢?</p><p>生:不是。</p><p>师:为什么?</p><p>生:不同的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不同,数据也不相同。</p><p>师:为什么图中的直条有高有矮?</p><p>生:因为山的高度不同</p><p>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p><p>生:山越高,直条就越高,山越矮,直条就越矮。</p><p>师:也就是说数据越大,直条高度就越高,数据越小,直条高度就越矮。怎样确定直条的高度呢?</p><p>生:先在纵轴上根据刻度确定好在哪一个位置,再画一条水平线来确定直条的高度。</p><p>师:不错,老师演示给大家看一看。(课件演示)</p><p>结合多媒体直观、清晰的演示,在集体的探索和小组的合作中让学生认识到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组成及其作用,同时重点讲解了了单位长度的概念及直条高度的确定方法,突破了难点,为下一环节制作条形统计图打下了基础。</p><p>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每部分各表示什么?</p><p>生:</p><p>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p><p>生1:我知道了每座山的具体高度是多少。</p><p>生2:我知道了泰山比华山的高度要矮</p><p>生3:我知道了峨眉山的高度最高,</p><p>师:(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请对照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p><p>生1:我喜欢统计图,因为它一下子就能看出谁的海拨高度最高。</p><p>生2:我也喜欢统计图,因为它很漂亮。</p><p>生3:我喜欢统计表,因为制作比较简便。</p><p>师:统计表用数字表示数量多少,简单明了,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形象直观,各有优点。实际生活中应根据需要来选择用哪一种。</p><p>三、制作条形统计图</p><p>1、通过刚才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现在你能自己制作一幅条形统计图吗?</p><p>老师搜集了三组资料,请你选择其中一组资料把它制作成条形统计图。</p><p>资料(一):五座名山2023年10月3日游客数量统计表</p><p>山名</p><p>泰山</p><p>华山</p><p>黄山</p><p>庐山</p><p>峨眉山</p><p>游客(人)</p><p>20233</p><p>20237</p><p>20234</p><p>20230</p><p>20230</p><p>资料(二):</p><p>五座名山最佳日接待游客量统计表</p><p>山名</p><p>泰山</p><p>华山</p><p>黄山</p><p>庐山</p><p>峨眉山</p><p>最佳日接待量(人)</p><p>20230</p><p>20230</p><p>20230</p><p>20230</p><p>20230</p><p>资料(三)</p><p>天仙旅行社从孝感至五座名山旅游价格统计表</p><p>山名</p><p>泰山</p><p>华山</p><p>黄山</p><p>庐山</p><p>峨眉山</p><p>费用(元)</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2、汇报展示:</p><p>让学生相互评价展示的条形统计图是否正确、美观。</p><p>3、你认</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为制作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些什么?</p><p>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认识,同时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对制作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的地方印象更加深刻。</p><p>四、分析、应用</p><p>1、说一说:你制作的条形统计图,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p><p>2、老师还想从这些统计图中知道了解下面这些情况,你能告诉我吗?</p><p>(1)2023年10月3日去泰山的游客比去庐山的多百分之几?</p><p>(2)去华山的游客比去庐山的少百分之几?</p><p>(3)去庐山旅游的价格比去黄山的价格便宜百分之几?</p><p>(4)去泰山旅游的价格比去黄山贵百分之几?</p><p>(5)庐山的最佳日接待量比泰山少百分之几?</p><p>(6)峨眉山的最佳日接待量比庐山多了百分之几?</p><p>3、老师准备今年五一期间到其中一座名山去旅游,请你帮我选择一座名山,并说说你的理由。</p><p>生1:我觉得应去庐山,因为去庐山费用低</p><p>生2:我觉得应去华山,因为五一黄金周去各个景点旅游的人都很多,而华山的游客相对来说要少一点,这样去游览时不会太拥挤。</p><p>生3:不同意,虽然华山的游客少,但是它的最佳接待量也很少,已经超出了最佳接待量了。</p><p>生4:我选择去黄山,因为黄山的费用不是很高,距离孝感也不是很远,它的最佳接待游客量比较多,另外还有这样的说法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明它的风景很好。</p><p>生5:</p><p>师:我听出来了,大家的意见是要我综合各景点旅游的费用、各景点最佳接待量、去年各景点旅游的实际人数等几个方面来考虑,选出一个既不是很拥挤,费用又比较便宜的景点去旅游,这就需要我们几个方面的情况汇集在一幅统计图中。</p><p>师:(出示五座名山2023年10月3日游客数量与最佳日接待量统计图)象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这节课的所认识的是单式条形统计图。老师也非常感谢大家给我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景点。谢谢大家!</p><p>统计图的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因此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去作深层次的分析,让学生的能力从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等数学活动中得到发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