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4:56

青岛版第五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实录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第五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第五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p><p>教学目标:</p><p>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算法。</p><p>2.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p><p>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p><p>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理解其算理。</p><p>教学难点:理解用十位去乘时得数的写法及算理。</p><p>教学过程:</p><p>一、引出问题</p><p>(出示课件)</p><p>师: 这是我们欣赏过的美丽的街景。(课件出示信息图)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p><p>生:这条街上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p><p>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p><p>生:一共有多少盏灯?</p><p>师课件出示问题。</p><p>【评析:开门见山,省去了繁杂的创设情境的过程,节省出时间探索算法、理解算理。】</p><p>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p><p>1.列式</p><p>师:根据信息和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p><p>生:2023(师板书)</p><p>师: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p><p>生1:以前我们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p><p>生2:以前我们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p><p>生3:我们也学过两位数乘整十数,这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两位数。</p><p>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p><p>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p><p>2.试算</p><p>(1)2023怎么算呢?请同学们动脑思考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得数,请把算法写到练习本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p><p>(师巡视。)</p><p>(2)交流</p><p>师:请大家来看这两位同学的做法,看一看对你有什么启发?</p><p>展示A:2023=230</p><p>232=46</p><p>230+46=276</p><p>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p><p>生:我把12分成10和2,先算2023等于230,再算232等于46,最后把230和46加起来等于276。</p><p>师:大家觉得这种算法怎么样?</p><p>生1:我觉得很好,这样一分就很容易算了。</p><p>生2:这个同学是把它变成了以前学过的我们会算的算式。</p><p>师:是呀,这个同学很有办法,他把因数12拆成10和2,先用2023,再用232,最后再把两个积相加。我把这种方法写到黑板上。(师板书。)</p><p>展示B:2023=240</p><p>312=36</p><p>240+36=276</p><p>师:再说说这种算法。</p><p>生:这种算法和刚才的差不多,只不过他把23分开了。</p><p>(师板书。)</p><p>(3)小结: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两位数乘两位数不会算,就想到了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看来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刚才没算出来的同学能不能也试着这样算一算?</p><p>【评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第一次接触,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探索、发现、理解、感悟。学生通过努力想出算法以后,让学生说明思路,使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渗透转化的策略。】</p><p>3.笔算</p><p>刚才我们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得数,以前我们还学过用竖式来计算乘法,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算2023吗?自己先试一下,遇到困难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第五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第五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实录生试做,师巡视。</p><p>(1)展示 2 3</p><p>1 2</p><p>2 7 6</p><p>师:有些同学是这样写的竖式,你觉得这样列竖式行不行?</p><p>生1:行,以前我们就这样列竖式。</p><p>生2:不行,虽然得数是对的,但看不出276怎么算出来的。</p><p>师:看来这样列竖式没法看出计算过程,再想想怎样才能让大家清晰地看出计算过程吗?请大家再试试看。</p><p>【评析: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影响,很多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竖式下面。先否定这种做法,使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其它算法。】</p><p>(2)展示A: 2 3 2 3 2 3 0</p><p>2 1 0 + 4 6</p><p>4 6 2 3 0 2 7 6</p><p>生:先算232,再算2023,然后把两个得数加起来。</p><p>师:说一下你的看法。</p><p>生1:他实际上就是把口算的过程列成了竖式。</p><p>生2:这样算倒是能清楚的看出计算过程,但也有点麻烦。</p><p>生3:</p><p>师:和刚才的那个竖式比,这种做法确实清晰地看出了计算过程,但也的确像有些同学说的有点麻烦。</p><p>展示B: 2 3</p><p>1 2</p><p>4 6</p><p>+2 3 0</p><p>2 7 6</p><p>生:我是先算232,再算2023,然后把两个得数加起来。</p><p>师:听起来他的算法和刚才那位同学的一样,但竖式却有很大差别,这是怎么回事呢?</p><p>生:我觉得这个实际上就是把刚才那种写法合起来了。</p><p>师:怎么合起来的,能具体说说吗?</p><p>生:你看,那个46就是232,下面那个230就是2023的得数,然后又把两个数加起来的。</p><p>师:你是这样想的吗?</p><p>生:是。</p><p>师:大家也来说说这种算法怎么样?</p><p>生1:这样写我不知道230是怎么回事。</p><p>生2:230是就是2023得来的。</p><p>生3:我觉得这种算法简单。</p><p>生4:我也觉得比刚才那个简单一些。</p><p>师:大家的意思是这种方法既能看出计算过程,也比较简单。老师还发现了一种算法。</p><p>展示C: 2 3</p><p> 1 2</p><p> 4 6</p><p>2 3</p><p>2 7 6</p><p>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p><p>生1:后一种算法230的0忘了写。</p><p>生2:加号也落了。</p><p>师:你觉得这样写行吗?</p><p>生1:不行,没有0,230就成23了。</p><p>师:是呀,后面的0没有了,看起来就成23了。</p><p>生2:不对,虽然没有0,但是3在十位上,2在百位上,还是230。</p><p>生3:</p><p>师:大家的意思是,这里的23写在百位和十位上就是表示23个十,也就是230。是的,我们在写数的时候,位置是决定它的大小的很关键的因素。</p><p>师:看来这里虽然看上去是23,但也不会引起歧义。那你觉得这种算法行吗?</p><p>生:行,比刚才的那个还简便。</p><p>【评析:笔算过程的探索充分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算理,无需再专门赘述。整个探索过程中,老师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组织学生不断地发表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争论,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从没有过程的竖式到三个竖式再到带0和加号的竖式最后到我们常见的较简洁的竖式,过程清晰,符合从旧知到新知的认知规律,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当中自然理解算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算法多样化还有一个后继步骤,那就是算法的优化。本节课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体会优化的策略和思想,让学生通过对比和比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p><p>4.规范书写</p><p>师:这种方法是刚才同学们探索出来的比较简便的方法,以后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就可以这样来列竖式计算。现在我们就一起再理一理计算的过程。</p><p>2 3</p><p>1 2</p><p>师:先用个位上的2和23相乘。(板书)</p><p>2 3</p><p>↖</p><p>1 2</p><p>4 6</p><p>师:再用十位上的1和23相乘。3写在哪里?</p><p>生:十位下面。</p><p>师:为什么?</p><p>生:用十位上的1和3乘得到的是3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p><p>师:在十位下面写3就表示3个十了。一二得二,2写在哪?</p><p>生:百位。</p><p>2 3</p><p>↖</p><p>1 2</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第五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第五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实录 4 6</p><p>2 3</p><p>2 7 6</p><p>师:竖式中的46是怎么来的?</p><p>生:232</p><p>师:这个23实际上是多少?</p><p>生:23个十。</p><p>师:也就是230,它是怎么来的?</p><p>生:2023</p><p>(板书:232和2023)</p><p>2 3</p><p>↖</p><p>1 2</p><p>4 6232</p><p>2 32023</p><p>2 7 6</p><p>【评析:规范笔算的书写格式,使学生明确在笔算时如何正确书写,尤其是第二部分积的书写,并再次理解算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p><p>5.练习</p><p>我们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很快算出2023的得数吗?</p><p>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计算过程。</p><p>三、巩固练习</p><p>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下面就来考考你。</p><p>1.</p><p>师:你是从竖式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来的?</p><p>【评析:进一步理解算理,体会算法。】</p><p>2.你能很快判断出对错吗?</p><p>(先出横式,不出竖式)</p><p>生:不对。</p><p>生1:个位上一二得二,应该是2,他的得数个位上是6,所以不对。</p><p>生2:把42看作40,21看作20,40乘20得800,得数应该是800多,它才一百多呢,所以肯定不对。</p><p>师:刚才这两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两种快速验算的方法,看个位是否正确和用估算来验证结果都是很好的方法。</p><p>师: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怎么错的呢?(出示竖式)</p><p>生:十位上的22=4,是表示4个十,所以4应该写到十位上,他写到个位上了。</p><p>师:你能在练习本上帮他计算一下吗?</p><p>【评析:利用练习,巧妙的突出了估算的策略和应用。】</p><p>四、总结</p><p>师:你觉得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p><p>生1:要认真。</p><p>生2:要抄对数。</p><p>生3:数位要对齐。</p><p>师:是呀,在用个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就要和十位对齐。</p><p>【评析:通过总结,渗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给学生一个清晰地笔算思路。】</p><p>【总评:】</p><p>1.亲身经历探索、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p><p>课堂上围绕2023展开探索,教师放手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探索、发现、理解、感悟算理及算法,经历了从口算到笔算,到简便算法的过程。</p><p>2.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帮学生体会优化的策略和思想。</p><p>《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但不是让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而是将算法优化,使多样化显示出应有的价值。本节课,教师注重了算法的比较和优化,让学生通过对比和比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方法。</p><p>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p><p>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算理。从口算到笔算的自主探索,从规范书写到练习,都渗透着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p><p>4.思路设计清晰,充分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p><p>本节课的设计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没有过程的竖式到三个竖式再到带0和加号的竖式最后到我们常见的较简洁的竖式,过程清晰,使学生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地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版第五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