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4:56

人教版《应用题综合练习》教学实录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应用题综合练习》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应用题综合练习》教学实录一、你能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下列语句的意思吗?</p><p>(1)、男女生人数之比是4:5</p><p>生1:男生有4份,女生有5份</p><p>师:他解释了4:5的含义,还有吗?</p><p>生2:总人数是9份的话,其中男生4份,女生5份,男生和女生相差一份</p><p>师:哦,他能看到隐含的条件了</p><p>生3:男生和总人数的比是4:9女生和总人数的比是5:9相差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1:9</p><p>生4: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女生占总人数的4/9</p><p>(在这位同学回答后,学生的表达一发而不可收拾)</p><p>生5:两者相差的人数相当于总人数的1/9</p><p>生6: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4/5,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又1/4倍</p><p>生7: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4</p><p>(到这里同学们似乎有些思维穷尽的样子,但是过了一会小手再次林立)</p><p>生7:总人数相当于相差人数的9倍!</p><p>生8: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总人数也是女生人数的1又4/5倍!</p><p>师:哇,一句话引来大家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语文学的真棒!</p><p>能不能整理一下有条理一些呢?</p><p>生(想了想):每一句话都可以反着说呢!比如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可以说成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所以我想能这样一对一对的整理!</p><p>根据学生回答一边板书一边帮助标上序号:1、生3:男生和总人数的比是4:9女生和总人数的比是5:9相差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1:9</p><p>2、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3、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p><p>4、女生占总人数的4/95、总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又4/5倍</p><p>6、两者相差的人数相当于总人数的1/97、总人数相当于相差人数的9倍</p><p>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9、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4</p><p>(2)、甲数是乙数的3/7</p><p>你能有顺序的用更多的表达方法吗?</p><p>生:</p><p>(呵呵,不用我说各位老师也知道这些小家伙的说法了,我还是接着写我后面的部分吧!)</p><p>二、条条大路通罗马</p><p>1、如果老师给你这样一个条件:全班54人再给你这样一个问题:男生有几人?看看你能用多少种方法解答?</p><p>(1)、5分钟内看谁用的方法多</p><p>(2)、小组交流,把各种方法尽可能的在小组中就先呈现出来</p><p>(3)、汇报:</p><p>(各位老师,我打不出来带分数了。只能说明一下:学生在这里总共用了一种13种方法。其中归一方法一种,比例两个,分数方法9种)</p><p>师:你们好厉害啊!这么多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分分类看?</p><p>生:按比例分配(其实是转化成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分数方法、归一方法、比例方法</p><p>师:那么你们觉得自己用这些方法解题的时候对应哪一句话来解决的呢?(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中的具体思维过程)</p><p>师:原来你们孙悟空72变化出来的这每一句话都能得到一种不同的解题思路!</p><p>师:在这些解法里头,你们觉得哪一些是比较简单又容易理解的?</p><p>生:归一法,正比例,还有还有用第2句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和第三句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都比较容易!</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应用题综合练习》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应用题综合练习》教学实录2、那么老师如果告诉你的条件是男生比女生多10人,全班有几人,是不是这些转化出来的语句也都能用来解决呢?</p><p>生:能!(w ww.xx JX Sj.cN 小学教 学设 计 网)</p><p>师:你会先选那些语句来呢?</p><p>学生考虑了一下,很快就圈定在语句6和语句7上。</p><p>师:你们为什么要选6和7?不首选别的呢?</p><p>想一想:为什么在前一次,大家首选了2和3,现在却要首选6和7?</p><p>讨论后学生很快再次达成一致:要看条件和问题,找出能表达条件和问题关系的语句来解决问题,就能列出比较简单的算式来。</p><p>师:那么用归一和正比例呢?</p><p>生:也比较简单,思路上很快就能通达。只要看清相差几份、总数几份就可以了。</p><p>师:学习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p><p>(情绪高涨,叫人不得不说:学生真的是很有趣也很善于表达)</p><p>生1:我想黄老师是想告诉我们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很多,就象从学校到我的家,并不止一条路可以走。你可以走最直最短的那条路,也可以绕个弯从别的地方回到家里。</p><p>生2:要走最近的路才好,不要绕来绕去!</p><p>学生哈哈哈的笑,我也笑</p><p>生3:这个叫做殊途同归!</p><p>师:好比喻!我们用归一法能找到回家的路,用正比例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用众多的分数方法还是能回到我们的家!</p><p>生4:老师我看用条条大路通罗马来形容也可以。</p><p>学生鼓掌为他的形容称妙</p><p>(于是就有了我这一节练习课的名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呵呵)</p><p>三、扩展延伸</p><p>这么说来,分数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还有归一应用题是一家人了,那么一道分数应用题或者是一道正比例应用题也一定能用其他两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解决的了。你们能举例说明吗?</p><p>找道归一题或者分数应用题来试试!!</p><p>下面是学生从练习册上找的题目:</p><p>1、一种钢丝20米重5千克。称得同样重量的一捆钢丝113千克,这捆钢丝长多少米?</p><p>学生将解法罗列了以后,共用了两种归一,两种倍比,两种正比例的方法。而且一比较自己很自然的就发现:过去所用的倍比法事实上就是分数应用题的方法。</p><p>(我在这里不罗嗦啦)</p><p>2、一段水渠,已经修了100米,比剩下的多20%,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p><p>各位知道我们的学生列了多少算式吗?呵呵不说啦!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应用题综合练习》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