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4:55

《桌子有多长》教学实录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桌子有多长》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桌子有多长》教学实录学生分析</p><p>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长度的概念也非常模糊,也不了解厘米等长度单位。但都已经大略认识尺子,但是还不清楚怎么使用。</p><p>本班学生好奇、好动、聪明、思维活跃。所以,教师应面对学生的这些优势设计教案,让学生在动手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p><p>设计思路</p><p>鉴于以上分析,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利用他们好动好奇的天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手动脑的乐趣。</p><p>教学目标</p><p>1.初步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p><p>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对长度进行估测。</p><p>3.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体会厘米的含义。</p><p>4.在动手探究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p><p>教学准备</p><p>绘制放大的尺子图;制作幻灯直尺图,便于学生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准备各类尺子(米尺、钢卷尺、皮尺)、学生每人一根细绳,一把厘米尺。</p><p>教学流程</p><p>一、游戏引入:</p><p>接嘴游戏:松鼠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p><p>女孩子的头发( )男孩子 的头发( )</p><p>老师比你( )你比老师( )</p><p>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长短的问题。老师考考你,行吗?</p><p>提问:你能告诉老师你的课桌有多长吗?</p><p>(本小结利用游戏填空,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填空的内容都是生活中学生已知道的长度问题,这样开头能更好的把知识构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他们能更容易接受新知识)</p><p>二、操作质疑</p><p>学生会比划着告诉老师课桌的长度,这时,老师一步启发学生,你想到好办法来量一量吗?</p><p>学生会试着用他们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了,有的用手卡一卡,有的用铅笔去测量,有的用数学书去度量。。。。。。。教师表扬动手的学生,鼓励每个同学都能找到他喜欢的方法动手测量。</p><p>学生动手以后,都很想把自己的测量结果告诉老师,这时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并板书:用手卡:5卡多一点</p><p>用数学书量:比两本长一些</p><p>用文具盒:2个文具盒多一点 3个文具盒</p><p>用铅笔量:3支铅笔多一点 5支铅笔 7支铅笔</p><p>。。。。。。。。。。。。。。。</p><p>针对板书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用铅笔量结果不同呢?是他们量错了吗?</p><p>生:铅笔的长度不一样。</p><p>哦,是铅笔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结果不同。所以,为了统一,我们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和单位进行测量,你想知道吗?</p><p>(本小节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p><p>三:主动学习</p><p>认识尺子。</p><p>(1)师:要知道东西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以一句话它们用在各自不同的地方,结束对尺子种类的介绍。)而在我们的学习中,最常用的就是你们这种(从学生手中取过)学生尺。(同时,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p><p>(2)师:那么,请你们看看,常用的学生尺上有些什么呢?(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再汇报。这样可避免部分学生不观察或观察不仔细,漏掉东西。)</p><p>生1:有数字。</p><p>生2:有一些小线、小格。</p><p>师:这是刻度线,小格就是由这些刻度线分出来的,你们仔细数一数,每一个数字和下一个数字之间,也就是最长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个小格。(帮助学生认准尺子)</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桌子有多长》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桌子有多长》教学实录生3:有字母cm。</p><p>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激起其他学生关注。)</p><p>教师再讲讲cm的含义c和m合在一起,表示厘米的意思,说明cm和厘米可以互相替换,而且指出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p><p>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p><p>(3)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表示什么意思?(生:尺子最左边,表示开始起点。)</p><p>师提醒:量物时,一般从起点0刻度线量起。</p><p>师: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引出厘米的长度。)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0~1就是1厘米?</p><p>你能比划一个一厘米给老师看看吗?你觉得1厘米怎么样呢?(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p><p>在尺子上你还能找到一厘米吗?(鼓励学生的多向思维)</p><p>以抢答形式,再让学生说一说,5~6、9~10等(缓解,调动情绪,及时给予表扬,对最难的问题答对者以奖励,激励大家多思考)</p><p>在你身边,你能找到一厘米吗?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同时巩固学生对一厘米的表象的建立。</p><p>你能比划一个2 厘米,给老师看看吗?从几到几是2厘米呢?还能找到2厘米吗?5厘米呢?</p><p>让学生充分动手卡一卡,帮助学生建立几厘米的表象。</p><p>4.活动,量一量。</p><p>教师拿出一支铅笔:猜一猜,这支铅笔是几厘米。</p><p>生1:10厘米。生2:8厘米。。。</p><p>师: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好吗?(教学测量的方法)</p><p>把铅笔的一头对着0刻度的地方,看看另一头接近几厘米,铅笔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p><p>活动:教师</p><p>在细绳上量出1厘米,3厘米10厘米等长度。(把你的测量结果跟你的同桌对比一下,看看你量对了吗?</p><p>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量吗?对了,从0厘米开始,看看另一边接近几就是几厘米。告诉</p><p>量你喜欢的东西,并告诉同桌你测量的结果。</p><p>(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观察了解掌握一厘米的长度,并在身边找出一厘米,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利用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让他们跟同桌一起动手量一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起到促进和检验的作用)</p><p>四:趣味练习</p><p>!:故事,蚂蚁搬豆(书第2题)</p><p>重点指导学生从0刻度线开始量。</p><p>2:谁来帮老师?</p><p>老师想串一条手链,可是不知道该做几厘米。请你猜一猜?</p><p>学生汇报出估计结果时。师问:哎呀,尺子不能弯曲,不好量啊,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量一量?</p><p>3:故事:小熊量木板,小熊的尺子坏了,他就从5厘米的地方开始量,木板另一头在10厘米的地方。于是,他知道了木板长5厘米。(结合书上的插图讲解)你认为小熊的量法对吗?</p><p>师总结:他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熊呀。</p><p>4:桌子有多长?</p><p>请你先猜一猜,再跟同桌一起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p><p>5:课外作业</p><p>回家量一量你喜欢的东西,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好吗?</p><p>(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利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本课的中心内容桌子有多长做了解决。既照应了开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p><p>课后反思:</p><p>我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学数学。所以。我利用学生喜欢接嘴的特点,设计第一环节:接嘴游戏。用游戏的形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始。接着,提出桌子有多长的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为什么要测量,然后认识尺子,让他们知道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掌握长度单位厘米。最后,通过趣味练习,让他们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记录,学会合作,学以致用。</p><p>本堂课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天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操作中理解掌握,在快乐中学会数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桌子有多长》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