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能够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学生中表现突出,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进行研究、发现和创造不同的算法。</p><p>如:“两位数件两位数的口算”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又抓又放的形式进行。</p><p>在学习不退位减的时候,学生的困难很小,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因此在这里我重点介绍退位减。</p><p>教学片段:</p><p>在讨论计算方法时,我直接问学生:“44-25”这道题你会解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p><p>学生纷纷把手举得很高,都像表现一番</p><p>他们得出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⑴44-20=2023-5=19</p><p>⑵45-25=2023-1=19</p><p>⑶14-5=9 30-20=10 10+9=19</p><p>⑷44-30=14 14=5=19</p><p>在回答到这四种方法以后,我们班的同学还是在举手,为了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保证教学任务能够及时完成,我在课堂上不再继续讨论而是把讨论方法课后,在课后去听他们的算法。</p><p>然后我就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p><p>学生的回答是各种各样,因此我就鼓励学生,你们认为哪一种适合自己就用哪一种方法。</p><p>《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叫给学习横,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为学生的方法作出评价,做到有抓有放。</p><p>这一节课,我也深深感到作为一个老时,除了要备好教案,还要备好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其法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探索知识。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p><p>本节可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选择最优化”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新的同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也是本节课的收获。这才是提倡算法的真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