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4:23

《时、分的认识》教后反思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时、分的认识》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时、分的认识》教后反思《时、分的认识》一课,课后我对自己这节课的授课情况作了一番反思,这一课的教学,从准备、授课,整个过程有很多值得反思,</p><p>一、关于教学准备</p><p>准备阶段,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课的准备过程特别值得我深深思考:准备好一节课,要求教师不但认真研读教材,按教育规律和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而且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预见能力,在考虑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预想每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期效果。</p><p>二、关于教学过程</p><p>1.优化教学方法</p><p>本节课是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础上进行教学平的,本节课主要任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知道1时=60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比较复杂,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轴为指导思想,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p><p>在教学时间单位概念建立时,让学生听音乐静静的体会1分钟有多长,学生陶醉在音乐与彩色交织的世界。(忽然音乐停了)学生正听着熟悉的音乐,音乐怎么停了呢?1分钟结束了。这样一来,抽象的一分钟在学生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定量。并给他们1分钟时间,让他们在1分钟里干些事情,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这样,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通过这样的实践,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p><p>2.优化教学手段</p><p>这节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具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例如教学几时几分,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钟面10:30,学生说出表示的时间(10时30分),还可以说几时半,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是怎样指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时针走过了10,就是10时,分针指着6,表示30分,所以是10:30。接着在分别出示钟面10:55、10:5、8:55、9:05、9:55等。最后让学生小结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当时间不是整时的时候,它的方法: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这样的教学分散了难点,并通过点拨、观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难点。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p><p>3.优化课堂练习。</p><p>由于本课教材知识点多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中我实施练习与新授紧密结合,且有层次,由浅入深,有趣味,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例如在巩固练习中,我先设计了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再设计给钟表找朋友的练习,最后设计球经过时间的练习。</p><p>三、存在不足</p><p>1.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也有着一些不足,由于本课知识点多的缘故,教师授课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非常紧凑,于是在忙中就出现了一些错误。例如在讲解时间数字式写法时,课堂上只注重了老师的演示与书写,而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一写,导致在后面练习过程中学生常出错,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p><p>2.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学会说数学语言,例如,在读时间时我们的生活都会说成几点几分,而数学课上就要说成几时几分,尽管在课上我对此进行了强调,但由于没有再学习的最初阶段达成共识,因此课上学生怎么说得都有。另外,在对学生语言表达方面要求不高,造成很多学生不说完整话,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分的认识》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