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并且已经能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所以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在想想做做中还应渗透一种新的估算方法,那就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还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乘数估计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算,因为之前学习的估算方法都是把两个数一起估算的;想想做做第5、6题更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由于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导致最后的时间也没把握好,最后一题没有来得及解决。一节课下来,感觉有三点比较满意:</p><p>一、善用迁移,把整十数乘整十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迁移到本课教学中。</p><p>1. 口算:</p><p>320 820 132 118</p><p>2023 2023 2023 2023</p><p>学生口算结果,指名说说这一组题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p><p>2.用竖式计算</p><p>师:这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请你选择一题用竖式计算在自备本上。</p><p>2023 2023</p><p>指名板演,其余自做。教师巡视,注意检查竖式的写法,集体订正。</p><p>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说说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下面的新课学习打好基础。</p><p>二、重视学生数量关系的理解</p><p>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去参观小明家的奶牛场,看!(出示例题)</p><p>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p><p>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p><p>生:今天一共挤了多少千克牛奶?</p><p>追问:要求今天一共挤奶多少千克?该怎么来解答呢?</p><p>生:每桶牛奶25千克乘今天挤了30桶等于今天一共挤了多少千克牛奶。</p><p>由于平时比较重视数量关系的训练,因此学生也很有默契,一般看到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先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这点我还是比较满意。不足的是,数量关系说的不够简洁,今后,还要开始慢慢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来说出数量间的关系。</p><p>三、善用学生资源,从比较中探究简便的竖式写法</p><p>1.探讨算法。</p><p>提问:2023 等于多少呢?会的举手!等于多少?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算的?</p><p>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去0添0法,先算253,再在得数后面添写一个0。 板书:想:253=75,2023=750。</p><p>应对:能说说这样算的道理吗?</p><p>引导:(指着3)问:去0后的3,表示什么?(三个十)</p><p>算出来的75后面为什么还要加个0呢?</p><p>(25乘三个十,等于75个十,75个十是750。)</p><p>(在学生明白算理后将2023=750的积的个位上的数0用红色粉笔描红。)板书:2023=750</p><p>2.掌握方法。</p><p>谈话:(手势挡住0)253=75,刚才我们是口算的,其实25在乘3的时候,还需要进位,口算很容易出错,那你能列竖式来计算吗?</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1)学生在自备本上独立列式计算(选取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竖式,指名板演。)</p><p>预设: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p><p>① 2 5 ② 3 0 ③ 2 5 ④ 2 5</p><p>3 02 53 03 0</p><p>0 0 1 5 0 7 5 0 7 5 0</p><p>7 5 6 0</p><p>7 5 0 7 5 0</p><p>(2)谈话:老师选了几种你们的笔算方法,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四种算法。</p><p>(教师编号,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时间。)</p><p>提问:你认为哪种竖式写起来简便,又能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p><p>预设:学生会说第4种。</p><p>提问:那你觉得这个竖式简便在哪?(能够清楚地看出是怎么算的,联系去0添0法解释:先算的是253=75,再在75后面添一个0。)</p><p>师:把0写到后面去了,那就可以先算?(253=75),再后面添上一个0。</p><p>师:再看另外几种方法。谁来评价一下?</p><p>你觉得这么算可以吗?第一个,先算的是?25个位上的 0,再算25十位上的3。</p><p>师:这两种都可以,但是都算了两步。(指第3种)这种方法得数也对,你能看得清他是怎么算的吗?他和第4种不同在哪?</p><p>师:其实这种写法不太规范,老师把它擦掉你们没有意见吧?</p><p>(3)小结:既然大家都认为是这种方法好(指着简便竖式),那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到底应该怎样列竖式呢?(师生互动,师写,生说。)</p><p>师板书:先写什么?下面写什么?3和谁对齐?(整十数写在下面)</p><p>先算什么?(画红色虚线)</p><p>最后干什么?(末尾添0)(添上红色的0)</p><p>强调:其实这个竖式是第一个竖式的简便写法,0乘25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先算0前面的数,所以把0放在后面,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p><p>(4)师:看来当乘数末尾有0时,这种算法,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p><p>在引出教学内容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简洁的竖式计算进行计算,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笔算或口算,由于发现学生用简便方法做的同学并不多,所以这里很有必要让全班同学一起把这种简便的竖式再来做一边,或者看着老师把这种方法写一遍,标上虚线,0用彩色粉笔描红一下,突出这种简便方法的特征,让学生对这种竖式的写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