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后反思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后反思本节课是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退一当十的算法,从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p><p>新课之前,我还是安排了7道减法,班中38人,实到38人。错误率表格如下</p><p> <p>1</p><p>2</p><p>3</p><p>4</p><p>5</p><p>6</p><p>7</p> <p>错误人数</p><p>1</p><p>4</p><p>1</p><p>3</p><p>0</p><p>1</p><p>0</p> <p>错误率(%)</p><p>2.6</p><p>10.5</p><p>2.6</p><p>7.8</p><p>0</p><p>2.6</p><p>0</p> </p><p>其中,1~4道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正确率没有达到100%;5~7道是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数据说明,上学期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同学已经遗忘,但是所有错的同学里面都是4道里面只错了1道,说明漏洞不严重,只要及时补漏,基本不会影响新课的认知。</p><p>策略:</p><p>1.针对个别同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知识点在翻板之后进行了当堂及时的补漏,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上学期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扫清新授障碍。</p><p>2. 13-5=?和15-9=?错误率都较高,因此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练习中,就是根据这节课学生的情况,多出示个位3-5不够减和个位5-9不够减的计算练习。</p><p>在新课导入中,我由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情境,引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情境。让学生分别用减法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板书39-8=和24-8=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这样孩子就能自己发现个位不够减引发思考。让学生摆小棒或者口算,然后上台演示,并且课件展示用小棒计算的过程,学生看的更清楚。</p><p>进步:</p><p>1.由于带小棒要求更具体更严格,这次只有一名同学忘带,借其他同学的使用。</p><p>2.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较快的用小棒表示算式,说明以前训练不到位,今后还要加强训练。</p><p>巩固练习中,我安排了挑错和口算两种提题型。</p><p>挑错:</p><p> <p>1</p><p>2</p><p>3</p> <p>错误人数</p><p>3</p><p>0</p><p>7</p> <p>错误率(%)</p><p>7.8</p><p>0</p><p>19.4</p> </p><p>数据显示第一道3名同学没有挑出没有退位的错误,但是翻板之后第二题是不退位的情况却退位了的错误,正确率达100%,说明练习帮助学生明确了什么时候要退位什么时候不需要退位。但是第三题和第一题的题型一样,却错误率高达19.4%,说明学生审题不认真,在个位不够减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养成退位的意识。</p><p>策略:</p><p>1. 增加退位减法的练习,不仅要求其会计算,而且要让学生能清楚的叙述算理,加深对退位减法的理解。</p><p>2.及时根据学生数据反馈,当堂或当天补漏,第二天或后续练习中安排易错题的按点练习。</p><p>口算:</p><p> <p>1</p><p>2</p><p>3</p><p>4</p><p>5</p> <p>错误人数</p><p>1</p><p>0</p><p>0</p><p>4</p><p>2</p> <p>错误率(%)</p><p>2.6</p><p>0</p><p>0</p><p>10.5</p><p>5.2</p> </p><p>口算中1~3题属于新课退位减法,看出学生在一节课学习中基本掌握算法。第4题是考察学生是否正确计算,第5题是不退位减法口算,但是错误率高于前3题,说明学生计算、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p><p>进步:</p><p>学生分析原因时不再多以马虎、粗心为主,而是能思考到底是哪里错了。</p><p>策略:</p><p>1.当堂翻板并强调,让学生意识减法中不仅要看清需不需要退位,而且要认真计算。</p><p>2.还要继续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样有利于提高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如:布置口算家庭作业,课堂10道比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