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4:05

有余数的除法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有余数的除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有余数的除法</p><p>教材内容</p><p>这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p><p>学生分析</p><p>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这节课针对有余数的情况进行。在二、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有余数的除法。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感性的认识,还未达到理性认识。</p><p>教学目标</p><p>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p><p>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p><p>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p><p>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p><p>课前准备</p><p>电脑课件。</p><p>教学流程</p><p>一、基本练习。</p><p>(电脑显示)52÷8=24÷3=25÷3=8÷2=</p><p>10÷4=38÷2=</p><p>1.集体订正。</p><p>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四人小组代表发言。)</p><p>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p><p>(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p><p>二、谈话导入。</p><p>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p><p>三、新授。</p><p>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四人小组代表发言。)</p><p>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p><p>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p><p>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认为被除数、除数、商应是自然数。</p><p>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呢?</p><p>生1:我不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而除数是一个非零的数,所以除数不能是整数。</p><p>生2:我不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如果被除数、除数、商都是自然数,那被除数和商就不能是零吗?</p><p>师:像这样,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板书)</p><p>看书第78页,齐读“什么叫整数”,并完成“做一做”(1)。</p><p>师:“做一做”除法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情况,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互相交流一下。</p><p>学生回答。</p><p>师: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电脑显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p><p>师: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p><p>学生思考后回答。</p><p>师:前面我们学过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们记得吗?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电脑显示:48÷5=9…3)</p><p>师:如果被除数不知道,该怎么求呢?(电脑显示:?)</p><p>师:你们发现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吗?</p><p>学生回答后,板书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p><p>师:这个关系式有什么用呢,</p><p>(学生回答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验算有余数除法是否做对了?(2)求未知数x。)</p><p>师:现在我们就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第78页的“做一做”(2)。</p><p>四、课堂小结。</p><p>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p><p>(学生回答后出现以下几点:(1)什么叫整数?(2)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3)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4)如何利用关系式进行验算?)</p><p>师总结:对,将你们所说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p><p>五、巩固练习。</p><p>1.填空。</p><p>(电脑显示)</p><p>(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能被()整除。</p><p>(2)因为28÷4=7,我们就说28能被()整除。</p><p>(3)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p><p>(4)()÷3=8…2。</p><p>2.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1题。</p><p>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p><p>3.判断。</p><p>(电脑显示)</p><p>(1)有余数的除法里,商都比除数小。()</p><p>(2)19除以4,商是4,余数是3。()</p><p>(3)8能被32整除。()</p><p>(4)24只能被6整除。()</p><p>(5)128能被128整除。()</p><p>师:你们回答得都很好。(电脑出现回响掌声)</p><p>4.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2题。</p><p>如果学生考虑得不全面,教师进行引导。</p><p>5.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4题。</p><p>针对已知被除数、商和余数,求除数的题,可先让四人小组研究,再进行全班交流。</p><p>六、布置课外作业。</p><p>“练习十六”第3题、第5题。</p><p>评析</p><p>这是非实验年级教师尝试用新课程理念教老教材的一节课。</p><p>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确定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如,在找第一类除法题的特点时,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教得轻松自如,适时点拨,比较好地起到了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余数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