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3:55

《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与学情分析</p><p>教学内容:</p><p>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减法的初步认识》</p><p>教材分析:</p><p>《减法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加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今后学习20以内数的减法的主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p><p>学情分析:</p><p>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这些数的分成,很多学生还在生活中进行过简单的减法计算,但学生对减法的含义认识不清,计算方法也良莠不齐。</p><p>【教学目标】</p><p>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体会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减法算式,正确计算10以内的减法。</p><p>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语言表达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p><p>【教学重、难点】</p><p>体会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10以内的减法是本课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减法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p><p>【教具及学具准备】</p><p>老师:课件</p><p>学生:小棒10个、圆片10个、三角形片10个。</p><p>二、教法与学法指导</p><p>(一)教法设计</p><p>数学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p><p>1.情境教学法。</p><p>2.直观引导观察法。</p><p>3.分层练习法。</p><p>(二)学法指导</p><p>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渗透以下学习方法:</p><p>1.观察法。通过观察情境图、观察摆的学具,从感官上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p><p>2.动手操作法。借助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p><p>3.合作交流法。根据年龄特点,采用同桌交流的方法,来训练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p><p>三、教学程序设计</p><p>为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安排了4个环节: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动手操作,解决问题;3、巩固应用,提升能力;4、课堂总结,评价自我。</p><p>(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p><p>播放一分钟的动画片,是《西游记》中的一段,定格在水帘洞前。</p><p>【这样设计学生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p><p>(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p><p>1.解决第一个问题</p><p>出示第一幅和第二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完整的图意以及问题:原来有4只小猴,跳进洞里1只,还剩几只?以此来训练学生看图和语言表达能力。</p><p>为了深刻理解减法的含义,我让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直观地表现出减法,帮助学生理解。再通过学生操作展示、老师课件展示等一系列方法,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然后教师总结: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从4里面去掉1。然后介绍减号,及算式,指名说出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再让学生说说怎么算的,让学生理解算法。</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这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并用手势表示去掉,来充分理解减法的含义,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同时也突破了难点。】</p><p>2.解决第二、三个问题</p><p>出示第三幅和第四幅图,学生仔细对比观察,指名说图意,提问题,再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问题来解决。</p><p>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算式的含义和算法。</p><p>学生互评算法,对于高级的方法,教师给予积极地表扬,引导学生选择最优的方法进行计算。</p><p>【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主要是想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选择,让学生在交流中选出最优的方法。】</p><p>(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p><p>1.操作性题:</p><p>课本39页第1题</p><p>让学生先摆学具,并让学生看着算式,边摆边说过程,最后再填。</p><p>课本39页第3题</p><p>让学生照着例子独立完成,再说说怎样画线。</p><p>【这两个操作题,进一步加深对去掉含义的理解。】</p><p>2. 看图计算题:课本39页第2题</p><p>让学生先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算出得数。重点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清小动物变化的过程。</p><p>【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同时巩固减法的含义】</p><p>3.口算题: 课本39页第4题</p><p>(四)课堂总结、评价自我</p><p>【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通过互评、自评,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的课堂学习确定努力方向。】</p><p>总之,本节课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总结,评价自我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筛亮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给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方法,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中,初步理解减法意义。</p><p>四、板书设计:</p><p>本课的板书力求简洁、清楚,突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为后续学习做准备。</p><p>10以内数的减法</p><p>4 - 1 = 3 5 - 2 =3</p><p>减 6 - 3 =3</p><p>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