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众数》说课稿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众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众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p><p>本节课是小学数学概率与统计领域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第一课,课本122至123页的内容。教材安排了一个关于身高选择问题的例题和一个做一做。众数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的意义,并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课更是对这两个知识的有效巩固,众数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统计量,可以说本课对学生以后在做决策等方面起着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能力。</p><p>二、教学目标:</p><p>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p>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p><p>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技能,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p><p>三、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p><p>四、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p><p>五、教具准备:课件、</p><p>六、教法和学法:</p><p>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教法上我主要体现鼓励探究,变教为引的理念,并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法上则通过学生的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我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学会择优录取。在讨论合作中来辨别应该选择哪一种统计量。学生通过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议一议、辨一辨等一系列活动,逐步认识众数的意义和求法。</p><p>七、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激趣定标</p><p>1、复习平均数和中位数(课件出示题)</p><p>3、引入新课:</p><p>4、展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p><p>(1)认识、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 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p>(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 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p><p>二、自学互动,探究新知</p><p>【学习活动一】</p><p>1、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合作。</p><p>2、学习任务:1)收集小组的身高,小组汇报。</p><p>(2)观察收集的一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p><p>(2)根据你的预习和理解,谁能说说什么众数?</p><p>板书: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能反映一组数据的 集中情况</p><p>【学习活动二】</p><p>1、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展示结果。</p><p>2、学习任务:寻找最佳解决方案</p><p>看书自学课本122页的例1。</p><p>讨论:你们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比较合适呢?该如何选?怎样选更合理?</p><p>4、分析比较统计量的区别</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众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众数》说课稿</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