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说课内容:</p><p>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023页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p><p>一、说教材</p><p>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30=3,或者不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这一位。因此,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安排了本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在乘法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p><p>例5教学关于0的乘法,说明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为后继教学做好准备。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个结论在小学阶段包含0和任一非0自然数相乘及0乘0两种情况。对于0和非0自然数相乘,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即表示几个几的和。对于0乘0,就不能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这种情况在数学理论上只是一种补充规定,在教学中只能直接告诉学生,不宜作其他的解释。</p><p>例6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了,再加上例5刚刚验证完的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这样学生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就不难了.所以我决定例6采用尝试调整式的教学模式。</p><p>二、目标确定。</p><p>(1)本节课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并理解0和任</p><p>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结论,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在体验、交流中明白用0占位的必要性。</p><p>(2)在练习中,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和数感,以及良好的书写、计算、检查等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p><p>教学目标:</p><p>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p><p>2、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p><p>行计算。</p><p>3、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p><p>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p><p>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p><p>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p><p>教学难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p><p>三、策略选择。</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稿关于0的加法、乘法的辨析,0的占位等问题都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本课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感悟使学生明白任何数加0和任何数与0相乘算理的不同点,从而突出0的乘法的特性。提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通过错题的分析,在观察、纠错、说理等学习活动中体悟用0占位的理由和必要性。</p><p>四、具体做法如下:</p><p>1、精心组织材料,突出教学重点。</p><p>课的开始就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偷吃仙桃的故事引入, 0的乘法自然过渡到0的乘法教学。通过0的加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通过乘法的意义让学生知道07等于多少?出示几道0的乘法,引导学生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学生在计算、说理过程中,体悟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辨两者的内在关系,对0的乘法的特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例6.</p><p>2、留出思维空间,培养问题意识。</p><p>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发展,借助例6主题图创设老寿星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公园散步的情境,使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p><p>图中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在观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具体问题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p><p>接着,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为学生创设独立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最大限度地放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p><p>3、分层设计练习,全员各有发展。</p><p>练习不仅是对新知巩固消化的过程,也是对知识深化提高的过程。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设计的三个层次练习,即基本应用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思维训练,有学生经历知识的应用过程,感悟到数学的实用性,有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到0的加法与乘法的特性,得到了成就感的培养,设计满足了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