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应用题(一)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理解、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p><p>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能力。</p><p>教学重点和难点</p><p>1.使学生能够用线段图正确表达题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p><p>2.在搞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准备</p><p>1.谈话、提问。</p><p>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你能否不计算就比较出哪个算式的乘积大?</p><p></p><p>为什么呢?</p><p></p><p>分5份后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p><p>当一个数乘以分数时求的是什么?</p><p>(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p><p>2.口述下列算式的意义。</p><p></p><p>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列式呢?</p><p>3.列式。</p><p></p><p>(二)学习新课</p><p>1.出示例1。</p><p></p><p>2.分析题意。</p><p>(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p><p>(2)分析已知条件。</p><p>①谈话提问:</p><p>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是已知学校买来</p><p></p><p>那么它表示什么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p><p></p><p>③汇报讨论结果。</p><p></p><p>均分成5份,吃了的占其中的4份。)</p><p>④那么我们应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p><p>⑤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求吃了多少千克,是求哪部分?</p><p></p><p>3.列式解答。</p><p>(1)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用已学过的整数乘除法来解答吗?</p><p>100÷5×4=80(千克)</p><p>100÷5求的是什么?再乘以4呢?</p><p>(2)刚才是用了整数乘除法的解答方法,怎样直接用分数计算呢?</p><p></p><p>所以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p><p></p><p>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怎样列式?</p><p></p><p>答:吃了80千克。</p><p>4.课堂练习。</p><p></p><p>队的有多少人?</p><p>(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p><p></p><p>(3)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画出线段图,解答出来。</p><p>(4)反馈。</p><p>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分析思路及解答方法。</p><p></p><p></p><p>是多少。)</p><p>5.小结。</p><p>刚才我们解答的两道题,都是已知单位“1”是多少,求它其中的一部分即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p><p>(分析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准单位“1”,再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p><p>6.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看看它与上面的题有什么不同?</p><p>(1)出示例2。</p><p></p><p>(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确定从哪儿入手分析。(小强身高</p><p></p><p>(3)分析、画图。</p><p>①你怎样理解这个条件?(把小林身高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小强的身高是这样的7份。)</p><p>②这道题中涉及到几个数量?哪几个数量?(小林的身高、小强的身高。)</p><p>③为了区别,画图时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先画谁呢?(小林的身高)再画谁呢?(小强的身高)怎样表示?</p><p></p><p>(4)看图列式。</p><p></p><p>少。)</p><p>②怎样列式解答?</p><p></p><p></p><p>7.改动上题,你能独立分析吗?</p><p></p><p>米?</p><p>(2)画图分析解答。</p><p>(3)提问反馈:</p><p>①把谁看作单位“1”?</p><p>②小林身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p><p>③求小林身高就是求什么?</p><p></p><p></p><p></p><p></p><p>求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p><p>(三)课堂总结</p><p>例1、例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p><p>(四)巩固反馈</p><p></p><p>(画图,解答)</p><p></p><p>球价格多少元?</p><p></p><p>3.对比练习:</p><p></p><p>少元?</p><p></p><p></p><p>(五)布置作业</p><p>20页第1~5题。</p><p>课堂教学设计说明</p><p>本节教案的设计着重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p><p>例1的讲授,通过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以线段图为手段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求问题就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而很自然的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p><p>例2的讲授,既要让学生明确两例题的区别,又要让学生统一到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势,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变换关键句使学生灵活分析解答,易于学生把握解题的关键。</p><p></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