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p><p>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p><p>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p><p>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p><p>教学重点</p><p>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p><p>教学难点</p><p>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等式.</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准备.(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p><p>(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p><p>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p><p>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p><p>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p><p>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p><p>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p><p>(二)引入新课</p><p>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p><p>教师板书:比例的应用</p><p>二、新授教学.</p><p>(一)教学例1(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p><p>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p><p>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p><p>20235</p><p>=705</p><p>=350(千米)</p><p>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p><p>(1)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p><p>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p><p>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p><p>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p><p>教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p><p>怎么列出等式?</p><p>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p><p> =</p><p>2 =2023</p><p> =350</p><p>答: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p><p>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4.变式练习</p><p>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p><p>(二)教学例2(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p><p>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p><p>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p><p>2023</p><p>=2023</p><p>=87.5(千米)</p><p>2.那么,这道题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呢?请大家思考讨论:(投影出示)</p><p>这道题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__比例.</p><p>所以两次行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是相等的.</p><p>3.如果设每小时需要行驶 千米,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谁能列出方程?</p><p>4 =705</p><p></p><p> =87.5</p><p>答:每小时需要行驶87.5千米.</p><p>4.变式练习</p><p>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p><p>三、课堂小结.</p><p>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p><p>四、课堂练习.(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p><p>(一)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p><p>(二)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p><p>(三)先想一想下面各题中存在着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p><p>1.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成,_______,_______?</p><p>2.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_______?</p><p>五、课后作业.</p><p>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1.25公顷,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p><p>2.用一批纸装订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张,可以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张,可以装订多少本?</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3.某种型号的钢滚珠,3个重22.5克,现有一些这种型号的滚珠,共重945千克,一共有多少个?</p><p>六、板书设计.</p><p></p><p>教案点评:</p><p>本节课通过对正、反比例意义的全面应用,使学生加深了正、反比例意义的认识。</p><p>在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去,从而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减少了学生的陌生感、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感到正、反比例关系就在自己的身边。</p><p>探究活动</p><p>鱼池有多少条鱼?</p><p>活动目的</p><p>1.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2.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p><p>活动形式</p><p>以小组为单位讨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