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3:4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p>教科书第10-11页的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5题。</p><p>[教材简析]</p><p>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学生在低年级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本节课就是要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基础。</p><p>[教学目标]</p><p>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p><p>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p><p>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p><p>[教学重点]探索长方体特征。</p><p>[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直观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关系。</p><p>[教学准备]每生带一个长方体实物;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p><p>1.请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物体(课件呈现),提问: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p><p>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p><p>[说明: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长方体的直观经验,通过交流不断积累长方体表象。]</p><p>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p><p>1.观察物体,理解直观图。</p><p>(1)师激疑: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p><p>生试着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实物。</p><p>汇报交流,达成共识: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p><p>相机呈现长方体直观图(动画演示:先画出能够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p><p>(2)认识面、棱、顶点。</p><p>观察直观图,说说从一个角度看到了哪些面?哪些面不能看到?</p><p>结合长方体直观图,师向学生介绍: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课件同时在图中作出标注)</p><p>结合直观图中棱和顶点,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些面(或棱)在此相交得到的?</p><p>在小组里互相摸一摸,指一指长方体物体的面、棱和顶点。</p><p>[说明: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演示,理解长方体的直观图,认识它的面、棱和顶点,这样既遵循了他们的认识规律,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p><p>2.探究长方体特征。</p><p>(1) 分小组研究长方体特征,填写“长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p><p>“长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p><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面</P><P class=MsoNormal></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棱</P><P class=MsoNormal></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顶点</P><P class=MsoNormal></P><P class=MsoNormal> 研究小组: </P></p><p>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课件出示研究提纲)</p><p>①长方体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p><p>②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p><p>③长方体有几个顶点?</p><p>(2)展示成果,交流方法。</p><p>师提问:</p><p>①面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是如何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p><p>②棱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又是如何发现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p><p>③顶点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p><p>学生交流方法,同时配课件演示。</p><p>引导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p><p>(3)认识长、宽、高</p><p>师: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课件演示)</p><p>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情况下的长、宽、高,告诉学生不管相交于哪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p><p>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题。</p><p>[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交流反馈时老师又一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如何发现的”,目的是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p><p>3.探究正方体特征。</p><p>课件演示长方体渐渐变成正方体,认真观察,发现了什么?</p><p>(师述: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由于长、宽、高都相等所以称棱长)</p><p>根据刚才研究的方法,请你们小组讨论研究出正方体的特征,填写“正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p><p>展示成果,交流方法。</p><p>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p><p>[说明:让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他们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p><p>4.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p>老师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p><p><P class=MsoNormal>形体</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相同点</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不同点</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面</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棱</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顶点</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面的形状</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面积</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棱长</P><P class=MsoNormal>长方体</P><P class=MsoNormal>6个</P><P class=MsoNormal>12条</P><P class=MsoNormal>8个</P><P class=MsoNormal>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P><P class=MsoNormal>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P><P class=MsoNormal>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P><P class=MsoNormal>正方体</P><P class=MsoNormal>6个</P><P class=MsoNormal>12条</P><P class=MsoNormal>8个</P><P class=MsoNormal>6个面都是正方形</P><P class=MsoNormal>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P><P class=MsoNormal>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