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3:40

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p><p>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习十二第1~4题。</p><p>教学目标:</p><p>1、知识目标: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p>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并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p><p>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p><p>教学重点:</p><p>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p>教学难点:</p><p>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p><p>教学过程:</p><p>一、情景导入。</p><p>如果妈妈的菜地里的白菜长虫子了,妈妈会怎么办呢?肯定要买杀虫剂(浓缩剂)进行杀虫。那浓缩剂能不能用来杀虫呢?你们想不想解决这类有关的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那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的应用。</p><p>板书:比的应用。</p><p>二、探索新知。</p><p>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的54页。</p><p>出示教材54页例2</p><p>阅读与理解:</p><p>(1)、了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p><p>(2)、已知条件: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 4表示的是浓缩液与水的体积的比。</p><p>分析与解答:</p><p>(1)、稀释液:500ml 总分数:1+ 4=5</p><p>1 : 4表示什么意思呢?</p><p>浓缩液 : 水</p><p>(2)、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 4 。</p><p>浓缩液的体积是稀释液的1/5。</p><p>水的体积是稀释液的4/5。</p><p>方法一:</p><p>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p><p>把每份是:500(1+4)=100(mL)</p><p>浓缩液:2023=100(mL)</p><p>水:2023=400(mL)</p><p>方法二:</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水占总体积的4/5。),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p><p>浓缩液有:2023/5=100(mL)</p><p>水有:2023/5=400(mL)</p><p>回顾与反思:</p><p>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p><p>=( ):( )</p><p>=( ):( )</p><p>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p><p>三、巩固练习</p><p>练习十二第1、2题。</p><p>四、小结:</p><p>1、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p><p>2、按比的配制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 a、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b、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p><p>五、作业:</p><p>练习十二第3、4题。</p><p>六、板书设计:</p><p>比的应用</p><p>方法一 方法二</p><p>总分数1+4=5</p><p>每份数: 500(1+4)=100(mL)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p><p>水占总体积的4/5</p><p>浓缩液:2023=100(mL) 浓缩液有:2023/5=100(mL) 水:2023=400(mL ) 水有:2023/5=400(mL)</p><p>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p><p>课后反思:</p><p>按比的配制稀释液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的配制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配制。按比的配制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的配制是比例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进行配制,去感悟按比的配制存在的价值。以生活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每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其实就在他们的身边,因为数学源自于生活。其次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时能得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也凸现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