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p><p>1.教学内容分析:</p><p>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个信息窗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p><p>2.教学对象分析:</p><p>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增强,这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并且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能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由于五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相对来讲还比较薄弱,且本堂课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变化较大,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对五年级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p><p>二、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p><p>【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 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p><p>【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p><p>三、教学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p><p>教学难点:学生在确定位置中角度的判断、测量与描述。</p><p>四、教学过程:</p><p>(一)教学流程</p><p>(二)教学环节设计</p><p>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p><p>同学们,今年四月份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一件非常惨痛的事件知道是什么吗?(地震)让我们来看一看,(媒体呈相关资现料图片)看,地震一发生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生灵涂炭,于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军和武警子弟兵们立刻成立了搜救队。</p><p>Ⅱ、揭示矛盾冲突:初步探索确定位置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p><p>1.描述A点的位置。</p><p>师:看,这是某飞行搜救队显示的雷达屏幕(如下图)。这个中心点的位置就表示搜救队的基地,我们要从基地来进行观测就把基地定位观测点,(板书观测点)。相邻两圈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分别指10千米、20千米、30千米的一段)这一段长度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p><p>师:看,信号显示A点处有人需要救护,你能准确的描述它的位置吗?(出示A点)。</p><p>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描述A点的位置:A点位于基地正北方向40千米处。</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师:正北指的是A点的方向;40千米呢距离。(板书:方向和距离。)光说A点在基地正北方向行不行呢?为什么呢?(处于正北的点有无数个;从基地到向北的每一个点都处于正北方向。课件显示。)光说A点距离基地40千米处行不行呢?为什么呢?(距离基地40千米的点也有无数个。)(课件显示,第四圈都是距离基地40千米。)</p><p>2.小结揭题。</p><p>师:在图面上,我们确定了一个观测点,那么要确定其它点的位置,只有说清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它的位置。(板书:确定位置)</p><p>3.强化反馈:练习描述B点和C点的位置。</p><p>B点在基地( )方向( )千米处。</p><p>C点在基地( )方向( )千米处。</p><p>(设计意图:要确定位置必须指明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而要精确地确定位置,还必须加上角度,知识的综合程度较高。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到学生整体认知的困难,我采用化整为零,逐步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逐步建构。此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过去所学过的东、南、西、北等方向概念,让学生的头脑中更清晰,为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使学生明确,只有既说清楚了方向又说清楚了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媒体的运用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恰到好处的。通过学生生讨论、媒体演示,学生真正理解了要确定位置光说方向或光说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同时说清楚方向和距离才能准确确定位置。)</p><p>Ⅲ、揭示矛盾冲突,认识四个方向。</p><p>1.认识北偏东方向。</p><p>师:看,屏幕显示D点处有有人求救了,它离基地的距离是多少呢?(出示D点)它还是正北方向吗?(不是)它往哪里偏了(东)</p><p>师:正北往东偏的这个方向我们就可以说面是北偏东。(依次出示图中靠近D点的另外两个点)这个点呢?在基地什么方向?(北偏东)</p><p>师:(出示离D点最远的那个点)这个点在基地的什么方向?(北偏东)</p><p>师:还可以怎么说?(东偏北)</p><p>师:这两种说法都可以,但只有一种说法符合人们的习惯。究竟是哪一种呢?一起来听资料介绍吧。</p><p>(播放录音:这种表示方向的说法,最早运用于航海中,而航海指示方向用的是指南针,指南针一头指着南,一头指着北,人们为了方便看方向,一般以南北为基准。)</p><p>师:从资料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在确定方向时,人们一般以南北为基准。正北和正东之间的这一块区域都是北偏东方向。</p><p>2.认识其它三个方向。</p><p>教师依次指出其他三块区域,让学生说说方向。</p><p>(设计意图:北偏东等四个方向这一知识点的教学,通常教师都是把它们直接介绍给学生的。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环节采用了揭示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做足了文章。北偏东,也可以说成东偏北。如果两种说法都用,则会给学生增加很多表述的困难,并且容易混淆。通过比较及资料介绍,明确规定在确定方向时,一般以南北方向为基准,简化了学生思维,减轻了学生语言表述的困难。而媒体播放的资料介始,虽然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呈现,对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p><p>Ⅳ、揭示矛盾冲突: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p><p>1.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p><p>师:看,屏幕上又显示了两个求救信号,它们在哪个位置呢?(出示E点和F点)</p><p>师:E点在什么位置(E点位于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p><p>师:F点呢?(F点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p><p>师:它们在同一位置吗?(不是)它们什么不同呢?小组讨论讨论。(教师参与)究竟是什么不同呢?(偏离的角度不同)</p><p>师:看来,光说北偏东方向还不够精确,我们还得看北偏东偏过的角到底有多大。为了方便描述,我们把整个区域平均分一分,仔细观察教师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是多少度?每份是多少度?(30度)</p><p>师:现在我们可以怎样精确地确定E、F的位置呢?同桌互相说说。</p><p>E点位于基地北偏东30方向20千米处。</p><p>F点位于基地北偏东60方向20千米处。</p><p>师:看来,把角度加进去,说成哪儿偏哪儿多少度才更精确,就能区分这两点的位置了。</p><p>(板书:()偏()。)</p><p>2.强化反馈:练习G点和H点的位置。</p><p>师:同学们求救信号还在不断地闪动着,看G点处又亮了,它在哪个位置呢?H点呢?(出示G点、H点)谁能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p><p>G点在基地南偏东30度方向20千米处。</p><p>H点在基地南偏西60度方向40千米处。</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师:这么多的求救信号都被你们找对了,赵老师觉得你们真了不起!而且,现在玉树的人们在全国各级政府政府和人民的帮助下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p><p>(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本堂课的重点所在。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使得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进一步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学习的难点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媒体动态的演示中轻松地得到化解,而玉树的人们现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本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人性得到一定的升华。)</p><p>Ⅴ、在探索中前进:在一般情形下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p><p>1.在一般情形下描述物体的位置。</p><p>师:你们还记得赵老师来自哪里吗?(济宁)是的,在老师的家乡,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你们知道是谁吗?(孔子)(出示孔子图片)还有梁山好汉的故事发生地知道是哪吗?(水泊梁山)(出示水泊梁山图片)如果我们以孔子故居为观测点,水泊梁山在哪个位置呢?(课件出示相关图)(水泊梁山在孔子故居北偏西70方向90千米处)。</p><p>师:在老师的家乡还有诗仙李白曾居住过的地方太白楼(出示太白楼图片)还有铁道游击队和日本侵略者战斗过的地方微山湖(出示微山湖图片)。如果以太白楼为观测点微山湖在哪个位置呢?(出示相关图)(微山湖在太白楼南偏东30方向90千米处)。</p><p>师:看到老师家乡的这些景点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想)那我们就以泰安为观测点,看看济宁在哪个位置?(出示相关图)(济宁在泰安南偏西30方向90千米处)图上没有标出距离啊,你怎么知道是90千米的?(图的下面那一小段是30千米,一共是3小段,所以是90千米)你观察的真仔细!</p><p>师:我想在座的老师也一定有想到赵老师的家乡去看一看的,我们就以临沂的老师为例,以临沂为观测点,济宁又在哪个位置呢?(出示相关图)(济宁在临沂北偏西60方向150千米处)。</p><p>师:同样是济宁为什么有时在南偏西30方向90千米处,有时却在北偏西60方向150千米处呢?(出示相关图)(观测点不同)因为观测点不同,济宁这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位置也就不同了。</p><p>2.先测量再描述。</p><p>师:老师的家乡固然美丽,但我们现在更想去看一看五岳之首泰山,山东最大的游乐场方特,还想去逛一逛物美价廉的中百大厦,请同学们给我们推荐一个地方,(生推荐)下面我们就以我们所在的现代中学为观测点利用手中的学具来确定它的位置。(学生动手然后集体订正)</p><p>3.生活中的广用。</p><p>师: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不仅可以用来搜救、旅游、看图,在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出示相关图片)</p><p>(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精准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整体建构确定位置的方法,在运用阶段,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创设了情境,呈现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而生活中的用到所学知识的画面,更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p><p>Ⅵ、课堂小结、检测评价。</p><p>师:今天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谈收获)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