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p><p>国标本第八册P4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p><p>教学要求:</p><p>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p><p>2.使学生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p><p>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p><p>教学重点:</p><p>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p><p>请学生看屏幕上的小区图,图上不但有漂亮的楼房、还有美丽的草坪。提问:你们知道小区里为什么种草坪吗?</p><p>1.师出示例题:</p><p>月星小区有850平方米草坪。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p><p>学生读题,师解释氧气、二氧化碳的知识</p><p>2.学生列式“850×15、850×20”</p><p>二、尝试计算,探索方法</p><p>1.梳理知识、指导学法</p><p>(1)比较:这两个乘法算式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板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p><p>(2)回忆:计算850×15,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哪些乘法知识?</p><p>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的笔算、估算</p><p>师帮助大家回忆以前知识。</p><p>口算: 80×2= 9×80= 60×70=</p><p>30×20= 13×30= 50×40=</p><p>提问:你是怎样口算的?老师为什么让大家做这组口算题?(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p><p>2.提问:你能估算一下850×15的结果是多少吗?</p><p>学生估算:把850看作800,15看作10,用800×10=2023,结果应该比2023大。把850看作900,15看作20,用900×20=20230,结果应该比20230小。(板书800×10=2023、900×20=20230)</p><p>要求学生试着用竖式算一算,算好之后,在小组之间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教师寻找不同算法。小组内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p><p>850×15 =</p><p>850 850 850</p><p>× 15 × 15 × 15</p><p>2023 2023 425</p><p>850 85 85</p><p>20230 20230 20230</p><p>3.全班交流讨论:</p><p>(1)比较:这三个竖式有什么共同点?答案和估算的结果比,合理吗?为什么?</p><p>(2)同一道题黑板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p><p>请第一个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p><p>提问:用850×15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p><p>(3)比较:后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p><p>请第二个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p><p>提问:2023是怎么得来的?85呢?计算第一步看0,得到2023;计算第二步不看0,得到85,一会儿看0,一会儿不看0,这样做容易出错。</p><p>请第三个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p><p>提问:你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就是把0前面的数相乘。425是怎么得来的?85呢?0到哪里去了?这里怎么有0出现呢?这是用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识?(指黑板上“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说一说)</p><p>(4)比较: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谈谈你的理由。(板书:简便方法)</p><p>(5)完整计算,感悟简便方法</p><p>用简便方法计算,做的时候,首先要会摆竖式,下面请同学上黑板把竖式摆一摆。</p><p>师带领学生集体计算。先怎样?(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写答语。</p><p>刚才通过应用以前所学的估算等知识,算出了草坪释放的氧气。计算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什么方法?接下来我们用简便方法算一算草坪吸收的二氧化碳,好吗?算的时候,仍然通过估算、再算一遍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结果。</p><p>4.再次尝试计算</p><p>(1)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p><p>850 850</p><p>× 20 × 20</p><p>20230 2023</p><p>(2)讨论比较:</p><p>提问做错的学生:你是怎样计算的?2023中的第一个0是怎样得来的?第二个0呢?</p><p>提问:你估算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p><p>850 (板书:800×20=20230,900×20=20230)</p><p>×20</p><p>2023</p><p>提问:2023这个答案合适吗?你能自己找到错误原因吗</p><p>提问做对的学生:你是怎样计算的?20230这个结果合理吗?为什么?他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和这位同学是一样的;把850×20看作85×2,和这位同学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是添一个0和添两个0。为什么添两个0?用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识?</p><p>(3)反馈:请做错的学生改正错误的结果。师写答语。</p><p>三、分层练习</p><p>1.练习:在练习纸上做380×22、170×60、500×40 600×35</p><p>(1)应用所学知识,先将竖式列好,不计算。</p><p>反馈:比较600×35的竖式的摆法,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如果写成6×35要乘两次,写成35×6只要乘一次,为了计算简便,可以把乘数的位置交换一下)</p><p>(2)学生计算:反馈:教师巡视,要求学生规范地说。选取380×22、500×40说理。</p><p>(3)讨论:做这些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p><p>(4)为什么这四道题都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p><p>2.做书P5第四题。</p><p>要求学生先估算一下结果的范围。再列式计算。最后反馈。</p><p>3.做书P7第三题。</p><p>学生做题,集体反馈。</p><p>4.据调查,每个成人每天大约吸入氧气750克,呼出二氧化碳950克。17个成人每天大约吸入氧气多少克?每天呼出二氧化碳多少克?</p><p>比较:谈一谈想法.</p><p>850平方米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20230克</p><p>850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20230克</p><p>17个成人每天大约吸收氧气20230克</p><p>17个成人每天大约呼出二氧化碳20230克</p><p>四、全课总结</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