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位的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主要内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p><p>教学内容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p><p>教学对象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三角形,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和利用他们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课堂教学组织生动、活泼,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p><p>教学目标:</p><p>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学具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p><p>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感受到理性的美。</p><p>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p><p>教学难点: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p><p>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等。</p><p>学具准备:三角形、剪刀、量角器等。</p><p>教学过程:</p><p>一、出示课题,复习旧知</p><p>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p><p>(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p><p>(2)介绍三角形的内角。</p><p>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p><p>【设计理念】通过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的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旧知识而且可以为新知识教学提供知识铺垫。</p><p>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p><p>1、通过预习,认识结论,提出疑问</p><p>2、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p><p>(1)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p><p>①汇报测量结果</p><p>②产生疑问:为什么结果不统一?</p><p>③解决疑问:因为存在测量误差。</p><p>(2)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进行验证</p><p>①指导剪法。</p><p>①分别拼: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p><p>③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p><p>(3)用折一折的方法进行验证</p><p>①指导折法。</p><p>①分别折: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p><p>③再次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p><p>3、看书质疑</p><p>【设计理念】此过程采用直观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动手量、拼等直观演示操作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而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p><p>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p><p>1、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p><p>2、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图略)</p><p>3、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p><p>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p><p>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图略)</p><p>5、数学游戏。</p><p>【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的优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新授后的巩固练习中注意设计层层递进,既有坡度、又注意变式,更有一练一得之妙,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p><p>四、总结全课、延伸知识:</p><p>1、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感觉学得怎样?</p><p>2、知识延伸:给学生介绍一种更科学的验证方法转化。</p><p>【设计理念】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用什么方法学,要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反思。</p><p>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p><p>方法:①量一量 拼角(略)</p><p>②拼一拼</p><p>③折一折</p><p>【设计理念】此板书设计我力求简明扼要、布局合理、条理分明,体现了简洁美和形象美,把知识的重点充分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