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版《运算律》教学案例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实验版《运算律》教学案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实验版《运算律》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实验版第7册,第56-58页的例题和练习。</p><p>教学要求:</p><p>1. 教学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p>2.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p><p>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p><p>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p>教学难点:让学生自我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p><p>教学过程:</p><p>一、 活动引入,激发兴趣</p><p>课前从射阳县实验小学的历史及传统体育项目入手,激发学生爱校的热情,为学生表演跳绳做好准备。同学们,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代表男生和女生举行跳绳比赛(选两人),请听好:时间20秒,所有男生给这位女生计数,所有女生给这位男生计数,清楚了吗?好,比赛开始。</p><p>1、前两组各派一名代表举行跳绳比赛。(板书比赛结果)</p><p>2、引入新课。</p><p>二、自主参与,合作交流</p><p>(一)学习加法交换律</p><p>1、根据刚才的比赛结果,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p><p>2、可以怎样列式呢?还可以怎样列式呢?(让学生充分参与)</p><p>3、观察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那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p><p>4、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计算一下左右两边相等吗?</p><p>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p><p>你得到了什么结论?</p><p>6、验证猜想</p><p>①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同桌合作来验证你写的等式是否成立?</p><p>② 学生汇报,师问:左边是多少?右边是多少?</p><p>③ 你最多能写多少个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p><p>④ 验证是多角度的,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等吗?能举出来吗?其实老师也找不出这样的反例,课前我们射阳外国语学校数学组全体老师都在找这样的例子,他们也都说找不出来。</p><p>7、大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图形、符号、文字等)来表示这样的规律。</p><p>8、为了简洁明了,我们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板书(a+b=b+a)谁能给他起个名字?加法交换律(板书)</p><p>9、我们过去学过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证加法,其实就是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p><p>10、练一练</p><p>①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三人板演,其他同学每人选做一道题)</p><p>690+174 573+18 195+409</p><p>② 神舟7号:昨天晚上9点,我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表扬:你了解得可真多?)(投影)上课前,老师了解了最新的报道,请听你能根据这个信息写一道加法的等式吗?又通过你知道吗(一套宇航服的价钱)拓宽学生的知识面。</p><p>(二)学习加法结合律</p><p>刚才比赛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那么女生你们服气吗?那好,我们再给女生一次机会,你们要不要?好,请再选一名代表,时间还是20秒</p><p>1、我们又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p><p>2、怎样列式呢?先求什么的?加括号,老师想先求出女生一共跳多少下,应该怎样加括号?</p><p>3、男女生各做一题 比较结果 我们又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道算式?</p><p>4、请你算一算下面的圆圈两边的算式,圆圈里能填上等号吗?</p><p>(45+25)+13○45+(25+13)</p><p>(36+18)+22○36+(18+22)</p><p>5、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看看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p><p>6、用a、b、c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c=a+(b+c)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口算就是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例如:</p><p>5+9</p><p>=(4+1)+9</p><p>=4+(1+9)</p><p>=4+10</p><p>=14</p><p>7、揭示课题,我们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些只是运算律中的一部分(板书:运算律),以后我们还将学习运算律中的其他内容。</p><p>三、巩固反馈,升华新知</p><p>1、奥运知识(做一做)同学们,今年暑假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出示课件)我国一共得到多少枚奖牌呢?请根据加法结合律的知识列出一道等式。同学们知道下一届奥运会在哪个国家举行吗?(表扬:你了解得可真多?)本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总数世界第一,你希望下一届奥运会我国可能得到多少枚金牌、银牌、铜牌,我们预祝下一届奥运会我国奥运军团再创佳绩!根据29届奥运会奖牌数仿照加法结合律列一道加法计算的等式。</p><p>2、火眼金睛(站一站)规则:运用加法交换律的女同学起立,运用加法结合律的男同学起立,两者都用到的全体起立,两者都用不到的大家坐着不动。</p><p>82+0=0+82 47+(30+8)=(47+30)+8</p><p>75+(48+25)=(75+25)+48 70+10=5+75</p><p>3、巧破密码(填一填)</p><p>36+□=a+□</p><p>(45+36)+64=45+( □ + □ )</p><p>560+(140+70)=(560+□)+□</p><p>4、速度大比拼</p><p>女生 男生</p><p>(38+76)+24 38+(76+24)</p><p>(45+88)+12 45+(88+12)</p><p>(87+39)+91 87+(39+91)</p><p>为什么男生快?让女生停下来看看男生所做的题目,发现了什么?原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p><p>四、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p><p>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p><p>2、思考:8+1+6+9+4+5+2</p><p>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你们能很快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p><p>3、课外拓展题</p><p>本节课大家的表现非常出色,可后面的评委、老师这俩天却非常辛苦。引导学生向他们介绍射阳的美景,一起欣赏金滩飞鹤图片,引发学生想带客人去参观的想法从而得出安排汽车这一拓展题。</p><p>教后反思:</p><p>1.创设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从上课学校的历史入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从而让学生想为大家表演跳绳,从中得出数据,为本节课的例题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需要,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氛围。</p><p>2.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p><p>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时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加法运算律产生的形成的过程,同时</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实验版《运算律》教学案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实验版《运算律》教学案例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p><p>教学设计中还能够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运用的认识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p><p>3.精心设计习题,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p><p>能够选取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和具有一定政治意义的题材(如:奥运、神七),学生既容易接受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答题时还能够采取多种形式,如:做一做、站一站、填一填、比一比等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升华。</p><p>四、重视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p><p>总结时采取了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了简要的复述。还能够结合射阳好风光既能够让学生向客人介绍射阳,又能自然地引出实践操作题,同时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责任感。思考题和课外延伸的实践操作题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延伸,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p><p>不足之处:</p><p>1、安排这两个运算律教学时采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因此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也应该让学生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去评价所举的例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然后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p><p>2、学生在比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区别时讲得有点草率。</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