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教材安排的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获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发现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圆柱形物体可以滚得远一些。</p><p>【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28-29页</p><p>【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将圆柱形物体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滚一滚,比较什么角度下滚得最远,来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哪种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p><p>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p><p>[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p><p>[教学难点] 如何使实验更精确,并对实验的结果及时总结、归纳。</p><p>[教具学具] 木板、圆柱形物体、卷尺、三角板等</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教师提问:一个人怎样把一头大象运到卡车上?</p><p>认可学生各种有创意的回答,认识到用搭斜坡的方法省钱又省力!</p><p>教师引入: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p><p>出示情境图:怎样把油桶从卡车上搬下来?怎样把砍伐的木头从山上运下来?(通过讨论后得出:利用斜坡省力又经济,工人叔叔们平时就是这样做的!)</p><p>引导观察:这些可以滚动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p><p>进一步思考:物体从斜坡上滚下来,滚动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p><p>学生自由猜测:物体的重量、滚动的高度、斜坡与地面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斜坡的长度</p><p>教师小结,引入新课:影响滚动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选其中的一个方面来研究: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课件出示)(板书课题:怎样滚得远)</p><p>[设计说明:斜面在生活中运用得较广泛,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推测圆柱体物体滚动的距离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只有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得出的数据才有比较的意义,本节课只研究其中一个方面,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p><p>二、合作实验,探求结论</p><p>1、猜想</p><p>教师提问:你认为斜坡的角度大一些滚得远,还是小一些滚得远呢?(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p><p>课件出示:现在有30度、45度、60度三个不同的斜坡,它们是用同样的木板搭成。现把同样的物体从这三个斜坡上滚下来,你认为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得最远?</p><p>(教师)让学生先猜想,再说说这样猜想的理由)</p><p>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如何验证?(揭示做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好方法)</p><p>我们先来看看实验的步骤和要求!</p><p>2、实验</p><p>(1) 实验步骤(看课本图片)</p><p>教师提问: 你能说说做这样的实验需要那些步骤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清第一步是干什么?接着又干什么?</p><p>教师总结:这些步骤可以概括:搭一搭、滚一滚、量一量</p><p>一共需要几个人做实验?怎么分配任务?(看小组实验照片)</p><p>2人搭木板,1人滚,2人测量,1人记录</p><p>(2) 操作示范</p><p>为了更好的指导大家实验,老师示范一下30度斜坡的实验过程,由于场地不够,后面的同学看不清,请看老师实验的实况录像。(播放课件)</p><p>实验操作需要科学和严谨,否则,实验的结果将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你认为有那些细节需要注意?(学生自由地说一说)</p><p>(搭:斜面平稳、角度调准)</p><p>(滚:轻放顶端、自由下滑)</p><p>(量:底端测量、拉成直线)</p><p>45度和60度的实验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和步骤。</p><p>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许多圆柱形物体。今天,为了使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我们同一组的同学采用同一种物体做实验。实验中还会出现许多意外的状况,各小组要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勇于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实验的结果真实、可信。</p><p>到底哪种度数的斜坡滚得远,这个谜底由大家来揭开吧!</p><p>(3)各小组学生分别做30度、45度和60度角的斜坡实验</p><p>有了刚才的实验指导,这次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实验,老师观察指导,对个别有困难的组员给予及时帮助。</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3、结论</p><p>(1)小组汇报:</p><p>同一坡度,每次测量的数据一样吗?</p><p>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p><p>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p><p>在小组取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分析,获得结论,感受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合理性,获得成功的体验。</p><p>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圆柱形物体从上面滚下来的距离最远。</p><p>(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p><p>(3)拓展延伸</p><p>今天,我们研究了三种度数的斜面,得出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p><p>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斜坡,有没有比45度斜坡滚得更远的呢,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局限于试验场地和实验次数,我们只能得出斜坡大约是45度时,物体滚动得较远。</p><p>我们想知道到底多少度才能使物体滚得最远的呢?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2023,2023)</p><p>课后请对其它角度的斜坡进行实验,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p><p>[设计说明:提供三种角度的斜坡,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动得更远,先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再引导他们想办法验证猜想。课堂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p><p>三、联系实际,指导应用</p><p>生活中处处隐藏着斜面,斜面的角度也各有不同。</p><p>1、楼梯(将课本你知道吗?改换形式)</p><p>王叔叔家要装修,该选哪一种楼梯呢?(同样高度,平缓的楼梯占地面积要大,较陡的楼梯占地面积要小)</p><p>2、桥图</p><p>观察和比较:为了方便行人,桥的坡度要小一些。</p><p>3、滑雪图</p><p>观察和比较:山的坡度要选得适中一点。</p><p>[设计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楼梯、桥、山坡都是斜坡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白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斜坡就行了,不考虑具体角度。]</p><p>四、活动总结,教师评价</p><p>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p><p>板书:</p><p>怎样滚得远</p><p>猜想30度 45度60度</p><p>验证 搭滚量</p><p>结论45度时滚得最远</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