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3:18

苏教版《长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长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长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九单元:长正方形的面积</p><p>教学内容: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练习五、我们的试验田</p><p>教学要求:</p><p>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p><p>2、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p><p>3、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p><p>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p><p>教学难点: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p><p>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小棒。</p><p>教学过程:</p><p>第一课时(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p><p>一、教学例题</p><p>例1:面积的含义</p><p>1、在我们周围,每一样物体都有它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比如,你们看,黑板的表面和数学书的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呢?</p><p>你能在教室里再找一些物体来说说吗?谁的面比较大,谁的面比较小?</p><p>2、同学们说得都很好。</p><p>通常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p><p>3、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p><p>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p><p>让学生任意说。指名说,再同桌说。(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语言,要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p><p>例2:比较面积的大小</p><p>1、刚才我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都是用眼睛看的,因为我们所说的两个物体的面积相差比较大,用眼睛就能比出来。可有时眼睛也有欺骗我们的时候,直接观察不一定可靠,遇到两个物体的面积比较接近的时候,就很难辨别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呢?</p><p>(1)小组讨论交流。</p><p>(2)集体交流:</p><p>a、重叠法</p><p>b、用同一张纸去量(这种方法学生不一定能想到,可作为要求,直接让学生去量一量)</p><p>c、</p><p>二、试一试:</p><p>1、P77 1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p><p>a、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去摆一摆</p><p>b、在另一张纸上描出这两个图形,再剪下来比较</p><p>c、</p><p>2、每人各画一个平面图形,与同桌指一指它们的面积,并比比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p><p>三、想想做做:</p><p>1、提醒学生不要用手指尖去指面的边框,而要用掌心去摸遍面的全部。</p><p>2、(1)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p><p>(2)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是怎么数出来的?(重点)</p><p>3、追问: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p><p>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面积进行比较。</p><p>思考题:可以在图中把空白处的方砖铺(画)上去。也可以数,或者想到其他的方法。左边空地用45块,右边空地用48块,一共用93块。</p><p>教学后记:上课前讲了一个小故事,森林的狮子王给爱吃青菜的山羊和小白兔各分了一块土地,两人都觉得对方的土地分得大,这时我在黑板上适时地画出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图,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兴趣高涨,继而导入面积的概念,通过引导让学生总结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物体面的面积。小刘屹更说出:所有的物体都有面积。孩子们又补充:是啊,缝衣针都有面积,虽然它很小。原来,他们想到了昨天带他们钉纽扣的情景。然后是摸面积,强调指出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孩子们摸了许多物体的面积,刘屹又说:老师,我知道,大的物体面积就大,小的物体面积就小。我又一次大大的表杨了他。全班的同学都很活跃,举出了许多物体的面积。然后我说:回家才能摸摸爸爸妈妈的脸蛋,要摸得他们起鸡皮疙瘩为止,小朋友,你们实际上在摸什么啊?学生哄堂大笑,大叫:摸爸爸妈妈脸的面积。</p><p>第二、三课时(面积单位教学设计)</p><p>一、 教学例题。</p><p>1、游戏导入:</p><p>(1)同学们,如果让你回家告诉妈妈,自己的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打算怎么说呢?</p><p>(2) 你准备用什么测量课桌面的面积?</p><p>(3) 请你用你的方法测量一下;</p><p>汇报。</p><p>(4)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的,选用的是不同的物体,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p><p>(5)是啊,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比较混乱,不能让人有直接的认识,所以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p><p>2、认识1平方厘米</p><p>(1)拿出学具中的小正方形,量出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p><p>(2)揭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p><p>(3)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p><p>(4)出示图</p><p>这两个长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p><p>(5)请学生用平方厘米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请你猜猜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p><p>3、认识平方米:</p><p>(1)想: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p><p>(2)揭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p><p>(3)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大约可以站多少个同学?</p><p>(4)让学生在老师事先画好的正方形地面上站一站。</p><p>估计一下黑板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p><p>二、想一想:</p><p>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它的大小吗?</p><p>你能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p><p>你想怎样来画?</p><p>三、想想做做:1~8</p><p>鼓励学生摆出不同的形状,并交流自己的摆法。</p><p>1、先估一估把估计的情况在全班交流,在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个去量一量,提倡学生只用1个小正方形去摆。</p><p>2、先独立思考,再交流算法。第二张图要作一下指导。</p><p>让学生只数整格和接近整格的方格个数;也可以告诉学生不满整格的都当成半格计数。最后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数法的结果。</p><p>3、独立计算。</p><p>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各种富有个性和情趣的图形来。还要让学生明确,不管画出来的形状怎样,他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厘米。</p><p>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看起来掌握得不错,可是一写起来就有许多学生张冠李带了。周长的加平方,面积的写成长度单位。估计也是学生</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长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长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的弱项。在作业中出现了,学生的估计图案大小错误百出。</p><p>第四课时(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p><p>一、教学例题:</p><p>1、出示例题:</p><p>长方形课桌面长5分米,宽4分米。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p><p>(1)请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摆一摆。</p><p>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满桌面,正好是20个,桌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p><p>(2)启发思考:如果不把课桌面摆满,你还能量出它的面积吗?</p><p>桌面长5分米,一排可摆5个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宽4分米,可摆4排。一共摆20个,面积是20平方分米。</p><p>2、试一试:</p><p>出示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p><p>(1)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p><p>启发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如果沿着长边摆,一排能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像这样可以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p><p>(2)刚才两题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都是通过它们的长和宽来摆面积单位,看能摆多少个,面积就是多少。</p><p>(3)从中你能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p><p>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p><p>长方形的面积=长宽</p><p>(4)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p><p>启发学生:正方形的4条边是一样的,也就是长和宽相等。</p><p>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p><p>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p><p>(5)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会写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p><p>S=ab</p><p>(6)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面积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p><p>S=aa</p><p>三、试一试:</p><p>书P85 1、2</p><p>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各题所运用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p><p>四、想想做做:1~5。</p><p>1、先估计图形的长、宽和边长的长度,再推算。</p><p>2、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确定每个图形的形状,再选择公式进行计算。</p><p>3、先弄清电话卡表面的面积,再测量数学书。</p><p>4、要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策略估计黑板面和教室门面的面积,并交流各自的想法。</p><p>教学后记:强调如果已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长、宽、边长? 第五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p><p>一、教学例题:</p><p>1、请学生测量书上P87的正方形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p><p>(1)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p><p>(2)边长是1厘米,它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p><p>2、同样的一个正方形,测量的单位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但是,可以说明,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是什么关系呢?</p><p>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p><p>3、你能用同样的道理说明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p><p>4、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p><p>5、由上面两个关系式,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和我们以前学的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间的进率是10不同。要注意区分。</p><p>二、试一试:</p><p>1、独立完成</p><p>2、交流思考方法:用数的组成知识直接推算结果。</p><p>三、想想做做:1~4</p><p>1~2、先独立完成,再比较分析两组题在思考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p><p>3~4、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问的意思:合多少平方分米的意思是指把第一问的结果换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p><p>思考题:最多能分出10个小长方形。</p><p>教学后记:今天的课上得不是太顺利,学生始终是糊里糊涂,没了往日上课的那种气氛,就是有同学不明白为什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我可以怎么办呢?又画、又折,又算、又讲,还是不行。</p><p>第六-七课时 练习五</p><p>1、让学生实际指一指、摸一摸,再估计周长、面积各是多少。指名演示并交流估计结果。</p><p>2、先明确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进一步的判断。</p><p>3、先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说一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p><p>4~5、先根据具体问题,判断要求的是面积还是周长,然后再进行计算。</p><p>6、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再交流各自的想法。</p><p>7~9、让学生在操作、计算、猜测、验证的活动中明确: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不仅形状可能不一样,而且周长也有可能不一样;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也有可能不一样。</p><p>10、先讨论具体的测量方法,然后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活动后交流结果,并进行反思。</p><p>思考题:如果把一个已知的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么办?要求其中另一个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启发学生画出下图</p><p>教学后记:今天总算可以了,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进率,稍稍松一口气。学生的动手操作测量计算能力较差。今后要加强训练。</p><p>第八课时 我们的试验田教学设计</p><p>一、对场景图进行有序观察,收集信息。</p><p>二、对有关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p><p>三、组织交流,一方面让全体同学共享发现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以发现和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p><p>教学后记: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我的绝招,哈哈,借鉴的。</p><p>告诉了学生周长公式可以这样用字母表示:C长方形=(a+b)2,C正方形=aa。</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长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