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 <p>教学内容</p><p>本册教材第42页例2以及做一做第1、2题。</p> <p>教学目标</p><p>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p><p>2、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议一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p> <p>重点</p><p>难点</p><p>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周长。</p><p>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p> <p>课前</p><p>准备</p><p>尺子、课件</p> <p>导学过程</p> <p>教学</p><p>环节</p><p>教师活动</p><p>学生活动</p> <p>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p><p>一、复习长方形的特征</p><p>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很多图形,你能告诉我数学书表面是什么形状的吗?</p><p>师:长方形有什么特点?</p><p>师:那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组对边的长度一样吗?</p><p>师:对,在长方形中比较长的这两条边是长方形的长,比较短的这两条边是长方形的宽。</p><p>师:同桌指出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给你的同伴。</p><p>二、复习周长的含义。</p><p>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比如这些照片(出示班级合影照),我想给这张加个花边,让它变的更加漂亮,老师该用多长的彩条呢?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p><p>师:你能上前指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p><p>师:非常不错,指的很规范。你能指出数学封面的周长吗?那么什么是周长呢?</p><p>生:长方形</p><p>生1:有四条边。</p><p>生2:有四个角。</p><p>生3:对边相等。</p><p>生:不一样长,一组对边长,一组对边短。</p><p>学生互指</p><p></p><p></p><p></p><p>生:知道他的周长就知道用多长的木条了。</p><p></p><p>(生上前指)</p><p>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p> <p>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p><p>师:怎样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p><p>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怎样才能量出来?量几次?</p><p>师:长方形有四条边为什么只量两次?</p><p>师:也就是说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四条边之和。</p><p>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板书:长方形的周长)</p><p>生:用尺量</p><p>生:尺子量、我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量两次。</p><p>生: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量出一条长,对边的长也就知道了,量出一条宽对边的宽就知道了。</p><p></p> <p>三、实践探究、获取新知</p><p>师:这张照片的长是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6厘米,宽是4厘米。你们会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p><p>1、合作研究长方形的周长。</p><p>1)说明要求。先思考,然后和小组的同学小声地交流,最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写在自练本上,下面开始吧!</p><p>2)学生分组探究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并让不同方法的学生把他们的方法记录到黑板上去。</p><p>3)汇报:手指算式,是这样列式请举手。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列式?</p><p>师:小朋友一起来说说,他的计算方法是:宽+长+宽+长(演示课件)</p><p>师:看你迫不及待的有什么想说的吗?</p><p>师:说说你的算式?</p><p>师:4、6分别表示长方形的宽和长,可乘2又表示什么意思呀?你也上来指一指。</p><p>师:他的方法谁听懂了?(演示课件)</p><p>师:你听的很认真,回答的很清楚,希望小朋友都能象他一样做个文明的小听众,积极的发言者。</p><p>师:我看到还有小朋友举手,是不是还有不同的想法。</p><p>师:括号括在哪里?</p><p>师:你听听老师的读法:4加6的和乘2,能清楚的表达这个算式了吗?</p><p>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p><p>师:小朋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p><p>师:对呀,我也正纳闷呢?你能上来指一指解释一下吗?</p><p>师:为了让小朋友更加深刻的理解我来当你的的小助手,你指一个长加宽我指一个长加宽。(课件演示)你这个小老师当的可真不错,解释起来有条不紊的!</p><p>师:刚才小朋友你一言我一句的想出了三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p><p>师:大家看看这三种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但在计算周长时都必须知道长方形的什么长度?</p><p>生: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p><p>学生小组活动</p><p>学生汇报。</p><p>生:4表示长方形的宽,6表示长方形的长</p><p>生:我想说这种方法太麻烦了。</p><p>生:42+62=20(厘米</p><p>生:42表示长方形的两个宽;62表示长方形的两个长。</p><p>生:他的计算方法就是两个长加上两个宽。</p><p>生:我还有不同的算法,我的算式是:(4+6)2=20(厘米)</p><p>生:把4+6括起来。</p><p>生:还是老师的读法好。</p><p>生:齐读4加6的和乘2,有些小朋友还在用夸张的手势表示。</p><p>生:(长+宽)2表示什么意思?</p><p>生:可以,这里是一个长加宽,一长方形里面就有两个长加宽</p><p>生:要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它的长和宽。</p> <p>四、应用新知,达成目标</p><p>师:你们会算长方形的周长了吗? </p><p>1、出示长是6米,宽2米的长方形。</p><p>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它的周长,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指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p><p>2)汇报。</p><p>3)师生小结(优化算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p><p>2、出示长是5米,宽是3米的长方形、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p><p>集体订正(引导学生小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p><p>根据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引导发现:图形的周长相同时,形状不一定相同。</p><p>2、做教材42页第1题,教材43页第1题</p><p>3、42页第2题(选做)</p><p>做在自练本上</p><p>说自己的想法</p><p>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p><p>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上黑板做,其余同学在自练本上完成。</p><p>观察,发表自己的意见。</p><p>独立完成。</p> <p>五、回顾小结,教师评价</p><p>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表现如何?小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p><p>学生汇报</p> <p>板书设计</p><p> 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p><p>6+6+4+4=20厘米 6+4+6+4=20厘米 </p><p>62+42=20厘米 (6+4)2=20厘米 44=16米</p><p>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