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59

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准备:盘秤 、弹簧秤 、盐、多媒体课件、学生记录的表格纸、梨等。</p><p>学具准备:每组准备若干片2分硬币和1角硬币、方便面、1千克石子、1千克大米或瓜子、1千克苹果、2袋500克的盐</p><p>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必须用秤来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p><p>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p><p>(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2023克。</p><p>(2)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p><p>2、过程与方法:</p><p>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p><p>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p><p>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p><p>教学实录:</p><p>(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p><p>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p><p>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p><p>生2:我买的蛋卷7 5克。</p><p>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p><p>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p><p>生5:一袋茶叶450克。</p><p>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p><p>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p><p>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师说明有些包装袋上标着英文字母g是克,kg是千克)</p><p>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p><p>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p><p>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p><p>生:用秤称。</p><p>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p><p>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p><p>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p><p>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p><p>生3:我舅舅卖米用的是磅秤。</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生4:我姥爷卖药材用的是天平。</p><p>师:同学们见识真广!可是同学们还不懂怎样看电子秤、盘秤吧,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电子秤和盘秤(介绍电子秤和盘秤的读法,多媒体展示苹果放在电子秤上显示、盘秤上显示)</p><p>(二)在活动中体验感悟</p><p>师:老师手上有一枚2分硬币。</p><p>师: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齐声说想)</p><p>师:老师用天平称它,得知它重1克。</p><p>师:1克究竟有多重呢?请你们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的重量,感觉怎样?</p><p>生:好轻啊!</p><p>师:然后猜一猜1枚1角硬币有多重?(学生兴趣很高,纷纷掂量、猜测)你可以一手掂2分硬币,另一手掂1角硬币,感受一下。</p><p>生:好象也是1克。</p><p>师:对,同学们真厉害。老师称过一枚1角旧币也重1克。看来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p><p>生l:一小块橡皮。</p><p>生2:2粒黄豆。</p><p>生3:1个扣子。</p><p>生4:1个小发卡。</p><p>生5:两块石子。</p><p>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p><p>(三)在操作交流中明理</p><p>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p><p>生1:300克</p><p>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p><p>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p><p>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p><p>生:500+500=2023克。(板书:2023克)</p><p>师:请同学们把两袋都放在手上掂一掂2023克重的盐。(学生掂量)</p><p>师:接下来我们用弹簧秤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p><p>师:来!放进方便袋里称一称,看看!有多重?</p><p>生:1千克。(请一名学生上台板书:1千克)</p><p>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2023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p><p>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2023克等于1千克。</p><p>师:对!也就是说2023个1克就是1千克。(板书:= )</p><p>师:你能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有的称,有的忙添物品,也有的在换物品。可以称1千克石子或大米、1千克苹果)</p><p>师:大家真棒!请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重1千克的物品。(学生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p><p>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p><p>生1:1千克有点重。</p><p>生2:1千克的物品拎时间长了胳膊有点酸。</p><p>师提示:1千克的叶子与1千克的大米有什么不同?</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生3:他们大小不一样,都是一样重。</p><p>生4:都是1千克重,但不一样多,有的物品多一些,有的少一些。</p><p>师:为什么呀?</p><p>生4:轻的东西就多一些,重的东西就少一些。</p><p>师: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竖大拇指)。</p><p>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来称一些物品,请大家选好你要称的物品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弹簧秤称一称,并把估计的和称出的结果都记录在表格纸上,数据都取最接近它的整数。(同学们纷纷称方便面、数学书、文具盒等)</p><p>物品有多重?</p><p>物品名称</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