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54

《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的:</p><p>1、让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p><p>。</p><p>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p><p>3、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p><p>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p><p>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8个桃子图。</p><p>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瞧!猴子妈妈从山上采来8个又红又大的桃子,它要把桃子</p><p>分给它的2个孩子,你知道猴子妈妈是怎么分的吗?现在请你们扮演猴子妈妈,用手中的8个圆片代表桃子,动手分</p><p>一分,看一看这8个桃子你想怎么分?</p><p>2、学生动手分桃子,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p><p>[教学策略:这是学生初步体验的过程,应安排足够的时间,教师关注操作有困难的学生,</p><p>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操作感知的过程。]</p><p>3、汇报与交流。</p><p>师: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呢?(请不同分法的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一说)</p><p>生1: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3个桃子,小猴子5个,因为猴子妈妈比较疼爱小猴子。</p><p>生2:大猴子分得2个大桃子,小猴子分得6个桃子。</p><p>生3: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7个桃子,小猴子1个桃子,大猴子常常帮助妈妈做事情。</p><p>生4:大猴子只要1个桃子,6个桃子给小猴子,大猴子懂得疼爱小弟弟。</p><p>生5: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和小猴子各4个桃子。</p><p></p><p>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p><p>3 2 7 8 4</p><p>8</p><p>5 6 1 0 4 同样多(一样多)</p><p>[教学策略:不要追求分法的全面性,关键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及解决问</p><p>题的大致过程。]</p><p>师:如果你们是这2只可爱的小猴子,妈妈的这种分法,你们会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p><p>生甲:我觉得生5的分法比较好。大猴子、小猴子都是妈妈的子女,猴妈妈分给子女的桃子</p><p>应该是一样多的。</p><p>生乙:我比较赞成生2的分法,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好东西给弟弟比较多,我比较少。</p><p>生丁:弟弟妹妹年龄比较小,妈妈多分几个桃子给他们,当哥哥的不应该计较。</p><p></p><p>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认为,子女都是父母亲的心肝宝贝,给子女的爱是一样的深,</p><p>一样的多。但是小弟弟小妹妹年龄比较小,比较不懂事,父母亲会多一些关心与照顾是自然的,当哥哥姐姐的也应</p><p>该多关心他们呀。</p><p>[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找准教材的渗透点,对学生</p><p>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白母爱是崇高伟大的,为了子女的幸福劳累一生。]</p><p>师:这些同学是积极发言的金话筒。</p><p>二、关注过程 自主发展</p><p>1、通过分类,提示平均分。</p><p>师:同学们,请拿出6根小棒,把它们分成2堆。同桌同学摆一摆、说一说可以怎么分。</p><p>2、学生合作操作。</p><p>3、小组汇报。</p><p>生1: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1根,一堆5根。</p><p>生2: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2根,一堆4根。</p><p>生3: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6根,一堆0根。</p><p>生4: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3根,另一堆3根。</p><p></p><p>4、教师整理板书。</p><p>1 2 0 3</p><p>6</p><p>5 4 6 3 同样多 (一样多)</p><p>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说一说,哪种分法使每份分得的结果是同</p><p>样多?</p><p>生:分成2堆,每堆分3根。</p><p>师:那么你们能给这些分法分类吗?想一想好吗?</p><p>生1:我们分成2组: 1和5 2和4。</p><p>生2:我们分成3组: 1和5 4和2 3和3。</p><p>生3:我们分成4组: 1和5 2和4 6和0 3和0。</p><p>生4:老师,我们分成两类:一类是不一样多的:1和5 2和4 6和0;另一类是同样多的: 3</p><p>和3。</p><p>师:全班同学说一说,评一评,这几位同学谁分得比较好呢?</p><p>生甲:我认为生3分得比较好。因为6根小棒可以分成4种情况:1和5、2和4、6和0、3和0。</p><p>生乙:我造赞成生4的分法,6根小棒可以分成1和5 2和4</p><p>6和0,它们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而6根小棒分成3和3,分得的结果是相同的。(掌声热烈呼起</p><p>)</p><p></p><p>师:大家说得真棒!棒棒星奖给你们。</p><p>[教学策略:分类没有具体标准,学生思维不受限制,分类必然多样,教师要积极肯定其隐</p><p>含的合理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p><p>师:同学们,你们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那一种找出来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看</p><p>一看。</p><p>5、提示平均分。</p><p>师:像这样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或一样多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叫做平均分。</p><p>板书:</p><p>同样多</p><p>〕 平均分</p><p>一样多</p><p>6、出示小星星贴图。</p><p>判断练习,加深领会平均分。</p><p>1、☆☆☆ ☆☆☆ ☆☆☆ 2、☆☆☆ ☆☆☆☆☆</p><p>师:谁先来说一说,上面的题目是不是平均分? 生1:第1题是平均分,有9个小☆ ,平均</p><p>分成3堆,每堆3个☆。</p><p>生2:第1题是平均分,第2题不是平均分,有8个小☆,分成2堆,一堆3个☆,一堆5个小☆</p><p>。</p><p>生3:我同意生2的说法。</p><p>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请同桌的同学们讨论一下,边操作边想一想,改一改,怎样</p><p>才能使第2题变成平均分呢?</p><p>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p><p>生1:老师,我们是用调动的方法,把这堆5个☆,调一个放在那一堆3个☆上,使两堆</p><p>的*都是4个。</p><p>生2:我们是用增加的方法,把这堆3个☆,再增加2个☆,这一堆变成了5个☆,两堆</p><p>的结果都是5个☆。</p><p>生3:我们是用减少的方法,把这堆5个☆,去掉2个,这一堆就剩下3个☆,两堆的☆</p><p>也都是3个。</p><p>师:同学们这三组合作之花改得怎么样呢?(掌声起伏不断)</p><p>师:这三组合作之花是学习上的小博士,奖给他们每人一颗棒棒星。</p><p>[教学策略:1、学生操作活动,应该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p><p>充分感知,加深理解,形成知识结构。2、要尊</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不追求精确表述。]</p><p>师:哪一组的行为最美呢?</p><p>6、数学游戏尝试平均分物体。</p><p>师:下面请大家一起做一个游戏,看谁平均分得快。(请12个同学站在中间)</p><p>师: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p><p>生1:(上讲台分配人数)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一组男同学6人,一组女同学也是6</p><p>人。</p><p>师:同学们,这种分法,你们同意吗?(掌声鼓励)</p><p>生2: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3个人。</p><p>生3: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4个同学,是学习上的合作小组。</p><p>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2人,教室里2个同学坐</p><p>在一起学习。</p><p>生5:老师,我也有不同的分法。我把12个同学分成一组,这一组12个同学,正好是排成一</p><p>队早操队。</p><p>生6: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12组,每组1个同学。</p><p>(教室里掌声一阵高过一阵)</p><p>师:棒,棒,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p><p>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p><p>[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体验以及与别人不同分法的交流,将深化对平均</p><p>分的感知,促进平均分表象的建立,甚至有相当多的同学已能完成单一表象向一般表象的过渡,对以后学习</p><p>每几个一份的分法将起到积极的迁移作用。]</p><p>8、小结。</p><p>师:今天,我们通过摆学具操作,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第一份的结果都是一</p><p>样多,叫做平均分。</p><p>三、运用方法,活化提高。</p><p>1、打开书第32页,看一看,做一做第2题。</p><p>师:每只小猫分到的鱼要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 条鱼呢?请同学们动一动笔,画一画,连</p><p>一连,你是怎么分的。</p><p>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p><p>生1:老师,我用连线的方法,每只小猫连到3条鱼。</p><p>生2:我用画圈圈的方法,把3条鱼圈起来,一共圈3个圈圈,表示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p><p>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给他们鼓励一下。请再看第3题,先自己分一分,再在小组里轮流</p><p>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分的。</p><p>师: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 根骨头呢。(略)</p><p>[教学策略:在完成练习后,教师对班上的小组进行奖励,并正面表扬刚才小组合作学习时</p><p>表现好的方面,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p><p>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行为最美?</p><p>2、数学游戏分豆子。</p><p>每组发一包豆子。</p><p>师:这个游戏是这样:组内的同学轮流一次豆子,抓在手中的豆子,若能平均分成2份,就</p><p>得2分;如果能平均分成3份的,就得3分;若能平均分成4份,就得4分。比一比,哪一组得分最多。</p><p>游戏开始(声音响起)游戏结束。</p><p>师: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哪一组共得几分?</p><p>生1:我们组共得8分。我抓到9颗豆子,平均分3堆,每堆3颗豆子,得3分;雅澌抓到11颗豆子</p><p>,什么也不行;佳境抓到14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7颗豆子,得2分;静妮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p><p>,得3分。</p><p>生2:我们这一组得4分。阳春抓到8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2颗。我抓到13颗豆子,庄</p><p>燕和文思分别抓到7颗和17颗豆子。</p><p>生3:我们这一组共得11分。我和少默都抓到12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豆子;丽霜</p><p>抓到6颗豆子,平均他成3堆,每堆2颗,得3分;东旭抓到11颗豆子,什么也不行。</p><p>生4:我们这一组得9分。泽国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绵绵抓到12颗豆子</p><p>,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雅珊抓到10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5颗豆子;我抓到13颗,什么也不行。</p><p></p><p>师:哪一组得分超过11分的呢?请举手。</p><p>师:那么,生3这一组合作之花是这次分豆子游戏中最佳得分手,奖给他们团结合作</p><p>奖章。</p><p>[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更积极参与、直观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p><p>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同伴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倾听同伴不同分法的能力。]</p><p>四、小结引伸,扩展应用。</p><p>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 生1:我分过筷子,一双一双</p><p>的分,分给6个人。(全家6口人)</p><p>生2:我分过玩具,一次姑妈从香港回来,带来9件玩具,我们兄妹3个人,每人分3件。</p><p>生3:我分过钱,昨天妈妈拿出4元6角(2张2元、1张5角、1张1角),给我和姐姐,我到小</p><p>店换1张5角的,找回5张1角,我和姐姐每人2元3角。</p><p></p><p>师:大家说得太好了!给他们鼓励一下。</p><p>[教学策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提</p><p>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p><p>五、课堂练习:</p><p>完成书第33页试一试第3、4题。</p><p>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p><p>六、课堂小结:</p><p>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p><p>反思:</p><p>1、体现合作性。</p><p>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让学生探究平均</p><p>分的方法。在教学法中,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赞</p><p>赏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不同分法;注意</p><p>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为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p><p>学习气氛。</p><p>2、体现亲历性。</p><p>亲自经历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p><p>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通过摆一摆,圈一圈,找一找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p><p>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p><p>3、体现个性。</p><p>人们常说: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数学的感受,</p><p>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体会。本节课,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p><p>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的迸射出来。</p><p>4、体现生活化。</p><p>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生活化地学习。课堂上我把教材进行创造处理,巧妙地把学生熟悉</p><p>的生活情境,灵活、合理、科学地创设在数学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便于学生迁移,领悟到数学源于生</p><p>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在研究发现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