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52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分析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分析单元教学内容:</p><p>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三册2023页。</p><p>本单元教学内容:角的认识、画角,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锐角和钝角,用三角尺拼角。</p><p>单元教材分析:</p><p>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画直角、锐角和钝角,用三角尺拼角。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p><p>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p><p>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锐角、钝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p><p>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p><p>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p><p>单元学情分析:</p><p>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角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关于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和经验,但对于抽象的角的概念、特征、角的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困难。教材单元主题图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摆一摆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规律。</p><p>单元教学目标:</p><p>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p><p>2、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钝角。</p><p>3、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用三角尺拼出各种角。</p><p>单元教学重、难点:</p><p>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用三角尺拼出各种角。</p><p>单元课时安排:</p><p>本单元的内容分4小节进行教学:</p><p>第一小节: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p><p>第二小节:直角的初步认识 1课时</p><p>第三小节: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p><p>第四小节:用三角尺拼角 1课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