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认识人民币(B)》教案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课题一《认识人民币(B)》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课题一《认识人民币(B)》教案教学目标</p><p>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p><p>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p><p>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p><p>教学内容</p><p>教科书第46~48页。</p><p>教具、学具准备</p><p>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p><p>教学设计</p><p>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p><p>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p><p>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p><p>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p><p>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p><p>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p><p>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p><p>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p><p>(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p><p>(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p><p>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p><p>认识人民币</p><p>1.认识人民币。</p><p>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p><p>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p><p>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p><p>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p><p>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p><p>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p><p>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p><p>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p><p>b.区别纸币和硬币。</p><p>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p><p>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p><p>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由和硬币,区别不同。</p><p>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国徽。)</p><p>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p><p>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p><p>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p><p>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p><p>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p><p>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p><p>◆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p><p>◆按质地分:纸币、硬币</p><p>◆按数大小分。</p><p>◆按新版、旧版分。</p><p>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p><p>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p><p>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p><p>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p><p>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p><p>(课件显示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p><p>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p><p>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p><p>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p><p>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2人一组,也可以前后2人一组。</p><p>反馈:请2组,分别反馈2题。</p><p>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p><p>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p><p>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p><p>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p><p>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p><p>请同学回答。</p><p>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2、3、410(集体数)10个1角钱。1元=10角(板书)。</p><p>实践活动</p><p>(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p><p>1.教师领学生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位同学可以互相帮忙)。</p><p>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p><p>师: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p><p>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p><p>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p><p>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p><p>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p><p>3.(课件显示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p><p>选4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p><p>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p><p>小结</p><p>(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p><p>(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p><p>全体学生:聪聪、明明再见!</p><p>教学设计说明</p><p>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p><p>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p><p>整节课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串成一体,这两个小精灵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帮助解决,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p><p>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p><p>a.导入部分由教师出示玩具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问:买这个玩具熊用多少钱,到看录像,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p><p>b.新授部分以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导出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而使学生知道1元=10角。</p><p>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p><p>d.实践活动。</p><p>第一层开放题: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钱,这样拓展了学生的多重思维。最后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p><p>第二层小小超市: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课题一《认识人民币(B)》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课题一《认识人民币(B)》教案、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p><p>整个教学过程在情境教学中完成,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p><p>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p><p>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p><p>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p><p>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p><p>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p><p>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p><p>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p><p>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多种活动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p><p>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渗透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认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并学会使用人民币,并适当地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讲究卫生、购物文明、讲礼,做事有条理等德育渗透,整节课环环相扣,条理浅显、衔接自然。学生兴趣盎然,积极、自信。</p><p>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很强的活动。如,怎样将不同面值的钱整齐地归类;用1元1角钱买玩具,有多少种什钱方法;到小小超市去购物等,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和谐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生生互动,轻松、愉快地认识并学会了如何使用人民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方法和实践能力。</p><p>专家评析</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