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50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乘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p>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p><p>教学目标</p><p>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p><p>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p><p>3.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p><p>教学过程</p><p>一、认识几个几相加</p><p>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p><p>(出示主题图)</p><p>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p><p>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p><p>[板书:2+2+2=6(只)]</p><p>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p><p>谁能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p><p>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p><p>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p><p>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p><p>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p><p>(板书:2+2+2+2=8)</p><p>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8。</p><p>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p><p>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12。</p><p>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p><p>(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p><p>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聪明娃娃,喜欢吗?表现好的小朋友都有机会获得这儿的聪明娃娃。有信心得到吗?</p><p>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聪明娃娃?</p><p>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p><p>(板书:5+5+5=5,3+3+3+3+3=15 3个5相加,5个3相加)</p><p>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p><p>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p><p>[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p><p>二、初步认识乘法</p><p>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p><p>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p><p>小朋友,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p><p>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p><p>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p>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p><p>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题。</p><p>3.反思乘法的意义。</p><p>谈话: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p><p>[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对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习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p><p>三、加深对乘法的认识</p><p>1.做“想想做做”第1题。</p><p>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p><p>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p><p>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p><p>2.做“想想做做”第2题。</p><p>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3个)</p><p>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p><p>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p><p>(1)每堆摆2个,摆4堆。</p><p>(2)每堆摆4个,摆2堆。</p><p>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p><p>在小组内校对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p><p>3.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都改写成乘法算式。</p><p>谈话:刚才我们求9张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写加法算式麻烦,现在你们会怎样列式?</p><p>4.(出示第69页“试一试”的跳绳图)</p><p>谈话: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p><p>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出示:</p><p>(1)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p><p>(2) 正在跳的小朋友有多少个?</p><p>(3) 甩绳子的小朋友有多少个?</p><p>谁能解决这些问题?</p><p>[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四、小结</p><p>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自己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