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49

第二册《小小读书馆》教案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二册《小小读书馆》教案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二册《小小读书馆》教案设计设计理念:</p><p>本节课通过生活场景,创设减法的情境,引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引导学生看懂主题图中的统计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退位的方法和减法竖式的写法。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如何把问题转化为学具操作。</p><p>教学内容:</p><p>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课本第58~59页)。</p><p>教学目标 :</p><p>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100以内的退位减法。</p><p>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算法。</p><p>3、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p><p>教学重点:</p><p>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p><p>教学难点:</p><p>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p><p>教具准备:</p><p>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计数器。</p><p>学具准备:</p><p>小棒、计数器。</p><p>教学过程:</p><p>一、 创设情境。</p><p>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读书馆是干什么的吗?</p><p>生1:是用来藏书的,里面有很多书。</p><p>生2:是用来借书的,大家都可以到读书馆去借书。</p><p>师: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你们去过读书馆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好吗? (好!)</p><p>二、探究新知。</p><p>1、创设情境,展开新课。</p><p>比一比,看谁的反映最快(投影仪出示课件1),45可以分成几和几?57呢?</p><p>2、探究新知。</p><p>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目的地,读书馆。(媒体出示课件2)</p><p>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p><p>生1:我看见两个小朋友在看书。</p><p>生2:我看见墙上有一张表格,上面写着儿童画报,故事书,连环画,原来各有几本,借</p><p>走几本?</p><p>师:你们看得很认真,从表格里你能提出哪些问题?</p><p>生1:儿童画报还剩几本?</p><p>生2:故事书还剩几本?</p><p>生3:连环画还剩几本?</p><p>生4:三种书一共有多少本?</p><p>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儿童画报还剩几本?</p><p>师:这个问题谁能用一个算式解答呢?</p><p>生1:我的列式是337。</p><p>师:为什么这样列式?</p><p>生1:因为总共有画报33本,借走了7本,表示33本中减去7本,就是剩下的画报有几本。</p><p>师:说的真棒!可是33- 7应该怎么算呢?</p><p>3、独立思考,自主探索。</p><p>4、合作交流,探索算法。</p><p>看看哪组想出的方法又多又好。</p><p>方法一:把33分成23和10,先用10 - 7=3,然后把3和23加起来就是26。</p><p>方法二:333=30 304=26</p><p>方法三:13- 7=6 20+6=26</p><p>方法四:用竖式计算。(略)</p><p>小结:个位上的3减去7不够减,在十位上借1,137=6</p><p>A:用竖式计算的同学请到黑板前板演。</p><p>B:师:为什么3和7要对齐呢?</p><p>生说后。</p><p>师:说得好!强调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p><p>(生略。)</p><p>还有别的算法吗?</p><p>(生略。)</p><p>师:同学们用的方法真多,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其他几个问题, 做完后说说你是怎么算的。</p><p>三、寓练于乐,巩固深化:</p><p>1、 基本练习(课本P54练一练13题。)</p><p>2、 游戏:乘车(用实物投影仪出示第4题,请小朋友戴上动物头饰,出示车辆号,看自己应该乘哪辆车,站在哪辆车前。)</p><p>3、比一比,谁先到家。</p><p>四、课外延伸,继续探究。</p><p>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进而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p><p>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册《小小读书馆》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