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49

《采松果》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采松果》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采松果》教学设计设计思路:</p><p>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之后,初步认识、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本课时利用采松果童话情趣,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探索过程,把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和合作意识。设计练习1、2题,目的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第3题和游戏活动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第4题的计算探索,体会加法的交换律。</p><p>教学目标:</p><p>1、 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p><p>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p><p>3、 体会加法的交换律。</p><p>教学重点:</p><p>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p><p>教学难点:</p><p>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p><p>教具准备:</p><p>课件(本节课主题图)、游戏棒、计数器、有算式的萝卜卡片若干个、小兔头饰若干。</p><p>学具准备:</p><p>计数器、游戏棒。</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旧知</p><p>开火车游戏(大屏幕显示整十数相加减算式),学生口算并说出自己的算法。</p><p>二、探索新知</p><p>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p>大屏幕展示主题图,讲故事导入:冬天到了,松鼠妈妈带领小松鼠去采了些松果准备过冬,大家看看小松鼠和妈妈分别采到了多少松果?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p><p>生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p><p>生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p><p>2、 探索计算方法:</p><p>(1) 根据提出的问题列算式。</p><p>师:我们一起结局第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式的?</p><p>生:我列的算式是254。</p><p>师:第二个问题怎样用算式表示?</p><p>生:我列的算式是25+4。</p><p>(2) 怎样计算25+4和254,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提示:用自己的学具)。</p><p>(3) 交流反馈:</p><p>请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内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演示和讲解。</p><p>生1:我用5+4=9 20+9=29</p><p>生2:我是用小棒一根一根数的。</p><p>生3:我是用计数器先拨25,再在个位上拨4就得29。</p><p>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可以用小棒一个一个数,也可以用计数器拨,还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几,然后进行两个一位数的加法,再加上这个数。)</p><p>三、深入练习,巩固新知</p><p>1、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23页第1题和第2题。教师激发引导: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的知识解决吗?(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p><p>2、 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理由。</p><p>3、 试一试:(课本23页第3题),独立解答,同桌交流。</p><p>4、 游戏:小兔拔萝卜。</p><p>出示卡片,请同学们戴上小兔头饰抢答,谁先答对卡片上的算式,请谁拔去一根萝卜,看谁拔得又快又多。</p><p>5、 想一想,填一填。(体会加法的交换律。)</p><p>大屏幕展示:</p><p>24+5= 13+5= 7+40= 62+6=</p><p>5+24= 5+13= 40+7= 6+62=</p><p>(1) 先计算第1、2组题,找出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很快填出得数?</p><p>(2) 再计算后两组,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仿照自己想一组算式,并计算。</p><p>四、课外延伸,继续探索</p><p>1、 口算:</p><p>15+3= 274= 387= 22+6=</p><p>2、 比大小:</p><p>28 20+6 32+7 7+32 464 40+6</p><p>13+6 20 19 266 63 68 - 3</p><p>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p><p>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小结。</p><p>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在计算时要注意把两位数先看作整十数加一位数,再计算。</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采松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