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47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p>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2-33页。</p><p>教学目标:</p><p>1、结合数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p><p>2、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p><p>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的态度。</p><p>教学重点、难点: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p><p>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等。</p><p>教学过程:</p><p>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p><p>1、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p><p>(1)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p><p>(2)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p><p>(3)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p><p>(4)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p><p>[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p><p>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p><p>1、教师创设情境。</p><p>课件进行动画演示:(旁白)小明可喜欢桃子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桃子。</p><p>师: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筐桃子,又拿给小明4个。</p><p>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p><p>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p><p>[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p><p>2、解决30+4,4+30。</p><p>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桃子?应该怎样计算?</p><p>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4=34</p><p>师: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4+30=34)</p><p>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p><p>(小组里交流,再指名回答)</p><p>[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4合起来,计算30+4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4个一组成34]</p><p>3、解决34-4,34-30。</p><p>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4个桃子,小明吃掉了4个后,还剩多少个?</p><p>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4-4=30。</p><p>师: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p><p>师:看着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到另外一个减法算式吗?(同桌互说,交流汇报)</p><p>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4里去掉4,计算34-4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4里面有3个十和4个一,去掉4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4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4,从34中减去4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p><p>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p><p>(1)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p>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字的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像这里的30+4=34中,相加的两个数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加数。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叫什么呢?(和)(板书)</p><p>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p><p>(2)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谈话:在34-30=4里,减号前面的数叫什么,你知道吗?</p><p>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p><p>减号后面的数又叫什么?(板书:减数)</p><p>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差)</p><p>指名说出算式34-4=30中各部分的名称。</p><p>[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p><p>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p><p>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p><p>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p><p>(1)先摆5捆,再摆6根。</p><p>(2)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p><p>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p><p>(1)先摆8根,再摆2捆。</p><p>(2)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p><p>2、想想做做第2题。</p><p>(1)让学生自己看图列式计算。</p><p>(2)指名在班内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p><p>3、想想做做第3题。</p><p>(1)学生独立计算。</p><p>(2)指名报得数,全班学生共同订正。</p><p>(3)提问:每组题目中的4题算式有什么联系?你能再说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p><p>4、想想做做第4题。</p><p>(1)让学生根据每个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p><p>(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p><p>(3)在班内共同订正。</p><p>5、想想做做第6、7题。</p><p>(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目意思。</p><p>(2)各自列式计算。</p><p>(3)在班级里交流、订正。</p><p>[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成数学算式;在这样的观察与思考当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初步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p><p>四、课堂小结</p><p>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p><p>板书设计:</p><p>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p><p>30 + 4 = 34 34 - 4 = 30</p><p>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