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41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p>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p><p>【教材简析】</p><p>钟表的认识是第一册新增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在课前的了解中,我发现有好多孩子都骄傲地捋开袖子向我展示他漂亮的手表,有的是有分针和时针的,也有的是电子表。虽然一部分学生不能迅速准确地看时间,但都了解钟面内容,认识整时。因此,本节课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理解知识外,主要学习任务定位在:</p><p>1. 贴近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鱼水之亲。</p><p>2. 重视动手操作,在主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p><p>【教学目标】</p><p>1.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p><p>2.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p><p>3. 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p><p>(一)听音乐《在钟表店里》</p><p>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p><p>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p><p>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p><p>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p><p>板书:认识钟表。</p><p>[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在听、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p><p>(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p><p>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p><p>(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p><p>师:你看到了什么?</p><p>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p><p>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p><p>生:早上7点时,爸爸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p><p>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p><p>二、认识钟面</p><p>(一)看钟面</p><p>(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p><p>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p><p>(二)说钟面</p><p>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p><p>(请这一组到投影仪下指出三根针)</p><p>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三根针分别是怎样的?</p><p>生:短短胖胖的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p><p>师:哦,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p><p>生:我还看到钟面上有12位数字宝宝。</p><p>生:老师,我们组发现钟上有一格格的东西。</p><p>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长的针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p><p>(课件画面钟的12个数,时针、分针闪动。)</p><p>三、认识整时</p><p>(一)会看整时</p><p>1. 教师在钟上拨一个时刻5时。</p><p>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p><p>生:5时,我看到时针在5上嘛。</p><p>生:他讲得不好。先要看分针指在12上,然后我发现时针指着5,就说明是5时。</p><p>师归纳:很多小朋友都会看,真能干!</p><p>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p><p>(教师贴上5时的钟面,板书:5时)</p><p>2. 巩固:教师拨2时、12时,分别问学生表示几时。</p><p>(二)会拨整时</p><p>1. 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你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0时。</p><p>(反馈:投影下展示操作结果。)</p><p>师:你是怎么拨的?</p><p>生:我先把分针拨到12上,再拨时针指着10。</p><p>2. 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拨,另一个说出是几时;也可以一个小朋友说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另一个小朋友拨一下。</p><p>反馈,抽2对同学展示活动过程。</p><p>[基于知识点的浅显,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怎样看、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自然流畅,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位地位,而且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p><p>(三)会认电子表</p><p>1. 创设生活情境。</p><p>师:今天早上老师要在7∶00上班,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课件显示手机7∶00闪动),你知道老师有没有迟到?你是怎么想的?</p><p>生:没有迟到,刚刚好。</p><p>生:没有。手机上说现在就是7时。</p><p>师:你是怎么看的?</p><p>生:中间两个小圆点,后面有两个0,说明是刚刚好,没有多出来,前面是7,就是7时。</p><p>师:你的意思是说小圆点后面两个0,是表示整时,对吗?</p><p>生:是的。</p><p>师: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对的。我们在看手机上这样的时刻时,中间有两个小圆点,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写着几就是几时。</p><p>板书:7∶00 7时</p><p>(课件显示电子表 11∶00 1∶00)</p><p>师:你知道这表示几时?</p><p>2. 联系生活。</p><p>师: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表示时间的?</p><p>生:我的电子表上。</p><p>生:我爸爸的电脑上也有。</p><p>生:我们家的VCD上也有。</p><p>生:我发现新的83路车上也有这样的钟。</p><p>师:老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许多这样表示时间的。</p><p>(投影展示一些票据如船票、超市收银单、银行结账单等)</p><p>[让数学走近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如老师有没有迟到?你还在哪里见过?促使学生联想,在生活经验中搜集信息,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的乐趣。]</p><p>(四)游戏:找朋友</p><p>用录音机放音乐:《找朋友》</p><p>师:请每一小组内表示同一时刻的小朋友走到一块儿握手。</p><p>内容:</p><p> </p><p>抽一小组,和他们一样的小组骄傲地拍两下手。</p><p>[游戏虽简单,但有音乐情境,有思考选择,有活动体验,同样也被孩子们乐于接受。三种形式的时刻表示方法也得到了巩固强化。]</p><p>四、快乐数学大转盘,联系生活中的一天</p><p>转盘制作:</p><p> </p><p>师:老师看到冬冬的一篇日记,记着一天里他干了些什么,请你们小组合作又分工,看看日记,然后根据画面拨出钟上的时刻,最后把日记写完整。</p><p>小组看、拨、转、写,忙得不亦乐乎。抽一小组反馈结果。</p><p>师:你觉得你们组这样做怎么样?</p><p>五、初步了解时针一天转两圈</p><p>师:星期天,明明和英英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让我们先来听一个电话。</p><p> </p><p>师:猜一猜,两人会不会按时见面?为什么?</p><p>小组讨论:</p><p>生:我想会的。他们说好时间又说好在什么地方。</p><p>生:我想不会。有可能明明迟到了。</p><p>师:那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个电话。</p><p> </p><p>师:从刚才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p><p>生:下次和别人约会时,要说清楚是什么时候。</p><p>生:8点钟有上午的,也有晚上的。</p><p>生:一天中有两个8时。</p><p>课件显示时针走一圈。</p><p>师归纳:一天里时针要走两圈,有上午的8时,然后到了中午、下午、傍晚,又有了晚上的8时。想想,冬冬的日记上还应该补充一些什么?在下课后把它完成。</p><p>[录音中新奇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会与不会两种意见争论不休时,再听结局,通过这一扣人心弦的生活中熟悉、具体的误会,使学生明白地感受到时针一天走两圈。]</p><p>六、总结,实践应用</p><p>(一)知识梳理</p><p>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p><p>钟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p><p>(二)学以致用</p><p>师:用今天新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星期天。</p><p> </p><p>[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既激发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具体的有以下几个特点。</p><p>1. 精心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p><p>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p><p>(1)看手机,学会看电子表: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手机、电脑、电视,对∶00这样表示时间的电子表很熟悉。因此我想到了一个看手机判断老师是否迟到的活动。一来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学习后能为生活服务,二来通过具体事件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p><p>(2)看冬冬的日记,玩数学大转盘:新理念下,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甚至是重组或改编教材,是教师的业务权利。我对92页生活中的一天进行了加工,再创造,把整个内容科学、周密地设计成一个转盘。看日记决定画面拨钟看钟补充日记,整个活动呈现科学性、有趣性、多样性。在这个游戏情境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兴趣盎然地进行了多个知识点的训练。</p><p>(3)明明和英英的约会故事:能不能按时见面?为什么?让学生在具体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具有挑战性问题的思考、讨论,自然而然地了解一天中时针转两圈,有上午几时和下午几时之分。我想,这两个生动的电话,学生可能一下子忘不了吧,我的教学难点之一就迎刃而解了。</p><p>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参与。</p><p>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p><p>如认钟面这一环节中,小组内观察闹钟的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表达、交流,感性地接触到钟面,然后在反馈中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再从小朋友自己的语言中拉出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p><p>再如:92页教材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我想到了转盘和日记,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强调人工协作,有不同意见商量磨合,每个学生都是主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p><p>3. 重视动手操作实践。</p><p>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p><p>如摸一摸钟面观察;在人手一个的学具钟上操作;同桌两人互拨互说;转动画面拨时刻;练习书写时刻。在这些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