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教学内容:</p><p>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p><p>教学目标:</p><p>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p><p>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p><p>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p><p>教学重、难点:</p><p>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p><p>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p><p>学具准备:7个圆珠、小棒。</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学习情境</p><p>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p><p>课件出示七个小矮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p><p>师:他们是那个故事里的人物呢?你能拍手表示他们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p><p>师:从这幅画里,你还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6个小矮人有胡子。)</p><p>板书:6。</p><p>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6和7。(出示完整课题:6和7)</p><p>[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童话故事7个小矮人导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p><p>二、6、7的基数含义</p><p>1.观察主题图。</p><p>师:小朋友们,在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又是多少呢?看哪位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准确的把它们的数量数出来。</p><p>(学生经过数数后,开始汇报,教师予以肯定)</p><p>2.从集合图抽象到点子图。</p><p>师:你能把教室里物体的数量用小圆珠表示吗?</p><p>学生摆完后汇报。</p><p>(教师提问你摆了多少个小圆珠?根据学生汇报的个数,教师继续追加问题,你为什么摆这么多?)提问两个学生。并出示数字卡片:6和7</p><p>3.生活中的数。</p><p>师: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6表示呢?</p><p>学生观察、回忆汇报。</p><p>师:哪些东西可以用7表示呢?</p><p>学生观察、回忆汇报。</p><p>4.6、7的写法。</p><p>师:这么多东西可以用6、7表示,那你们会写6、7吗?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长得象6、7的形状。你们想到了什么?说说看(哨子、锄头等)</p><p>教师示范,学生在书上描红,每个数字描写两个。</p><p>[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环环相扣。由生活中的数引入对6、7的写法,非常自然。]</p><p>三、6、7的顺序</p><p>1.出示计数器。</p><p>师:我们在计数器上如何拨出6呢?6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呢?</p><p>师:我们可以看出6添上1就是7,7去掉1就是6。</p><p>2.课件出示直尺图。</p><p>(对教科书上的直尺图做出了修改,通过填空让学生对7以内的数序有更深刻地体会,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推理、猜测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p><p>3.儿歌:7个阿姨摘果子。</p><p>[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处,加入这首儿歌,不仅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p><p>四、比较5、6、7的大小</p><p>师:秋天到了,果实都成熟了。你喜欢吃哪种水果?(学生发言)</p><p>师在黑板上画出5个橘子,6个苹果。</p><p>学生说出数量,并进行比较。</p><p>师在画出7个梨,引导学生比较。</p><p>师: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p><p>要求每个学生独思考记录,再同桌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强调就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p><p>汇报:7>6、7>5、6>5、5<6、5<7、6<7</p><p>[设计意图:结合实际生活,以你喜欢哪种水果为线索,引出对5、6、7大小的比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是处处有的,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p><p>五、6、7的序数意义</p><p>1.游戏。</p><p>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游戏的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如果对了,大家故障表扬他们;如果错了,举手告诉老师他们错在哪里?)</p><p>师: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后面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p><p>[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所以此处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有利于学生对6、7的序数意义的理解。]</p><p>2.出示金鱼图,学生看教科书第44页,学生口头回答。</p><p>师:像这样的问题你会提吗?指名提问,回答。同桌互问互答。</p><p>(鼓励同学们好学的精神。)</p><p>六、课堂小结</p><p>这节课你学了些什么知识?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p><p>[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和整理,并通过自我评价,增加学习的自信心。]</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