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P72及P73练习十一的第1题、第3题左边3题和第6题左边3题。</p><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p><p>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p><p>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p><p>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p><p>4.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p><p>能力目标</p><p>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情感目标</p><p>1.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p>教学重、难点:</p><p>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p><p>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p><p>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p><p>教学教程:</p><p>一、复习: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计算卡片。</p><p>二、新授:</p><p>(一)教学连加:</p><p>1、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p><p>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p><p>可能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1)5+2=7 7+1=8 (2)5+2+1=8</p><p>3、老师想知道5+2+1=8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p><p>4、比较两种算法:</p><p>异:第(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p><p>同:(1)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两种算法都对。(2)两种方法都是用5+2的结果7,再加上1,得出8的。</p><p>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p><p>第(2)种,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并建议学生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p><p>5、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p><p>6、完成做一做左边的题目。</p><p>(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p><p>(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p><p>(二)教学连减:</p><p>1、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p><p>2、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p><p>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1)8-2=6 6-2=4 (2)8-2-2=4 (3)8-4=4</p><p>对每一种算法都作出分析,重点分析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补充课题。</p><p>3、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p><p>4、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目。</p><p>(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注意教会学生看图,因为这种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p><p>(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p><p>三、游戏:</p><p>请同学表演,同学们要注意台上同学人数的变化。</p><p>1、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走了2个,又走了1个,最后剩下多少个?(生列式计算,订正。)</p><p>2、先请4个同学,再请2个同学,再请0个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生列式计算,订正。)</p><p>四、练习:</p><p>1、P73第1题:</p><p>(1)先出示正在跳绳的5个同学,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又走来4个同学,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p><p>(2)请同学口答出算式,再填书。</p><p>2、分别完成P73第3题左边3道算式和成P74第6题左边3道算式.(都要求画出计算过程。)</p><p>五、小测:</p><p>同桌间互换小测本,互相各出两道连加、两道连减考同桌,再收小测本批改。</p><p>六、总结:</p><p>如果回到家,家长问你今天数学学了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