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p><p>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3页。</p><p>教学目的:</p><p>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p><p>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p><p>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p><p>教学重点:</p><p>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p><p>单元结构:</p><p>信息窗一:运动会报名 信息窗二:领饮料</p><p>信息窗三:投沙包比赛 信息窗四:赛跑分组 信息窗五:领奖</p><p>第一课时</p><p>教学内容:运动会报名信息窗1,教科书第2023页。</p><p>教学目的:</p><p>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p><p>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p><p>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p><p>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教 具:教科书、学具</p><p>第 五 课 时</p><p>教学内容:投沙包比赛信息窗3,教科书第2023页。</p><p>教学目的:</p><p>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p><p>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p><p>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p><p>教学重点:</p><p>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教 具:教科书、学具</p><p>第 六 课 时 自主练习</p><p>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83页。</p><p>教学目的:</p><p>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p><p>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p><p>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p><p>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第 七 课 时</p><p>教学内容:赛跑分组信息窗4,教科书第2023页。</p><p>教学目的:</p><p>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p><p>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p><p>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p><p>教学重点:</p><p>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教 具:教科书、学具</p><p>第 八 课 时 自主练习</p><p>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2023页。</p><p>教学目的:</p><p>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p><p>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p><p>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p><p>教学重点:</p><p>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教 具:教科书、学具</p><p>第 九 课 时</p><p>教学内容:领奖信息窗5,教科书第87页。</p><p>教学目的:</p><p>1、通过图中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p><p>2、通过现实的情景画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p><p>教学重点:</p><p>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第 十 课 时 自主练习</p><p>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2023页。</p><p>教学目的:</p><p>1、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p><p>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p><p>教学重点:</p><p>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第十一课时 回顾整理</p><p>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3页。</p><p>教学目的:</p><p>1、该部分包括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两项内容。回顾整理是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回顾。</p><p>2、通过回顾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说出想到了加减法的哪些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p><p>3、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p><p>教学重点:</p><p>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p><p>教 具:教科书、学具</p><p>第十二课时 综合练习</p><p>教学内容:课本92页的15题。</p><p>教学目的:</p><p>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数学计算题,做到正确、速度快。并能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p><p>2、通过猜一猜,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p><p>3、通过让学生涂涂说说,复习巩固位置的有关知识。</p><p>教 具:教科书、学具</p><p>第十三课时 综合练习</p><p>教学内容:课本93页的69题。</p><p>教学目的:</p><p>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数学计算题,做到正确、速度快。并能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p><p>2、让学生找规律进行练习。</p><p>教 具:教科书、学具</p><p>第十四课时 综合练习</p><p>教学内容:课本95页,我学会了吗?</p><p>教学目的:</p><p>通过学生综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p><p>数 学 广 场</p><p>教学内容:课本2023页的14题。</p><p>教学目的:</p><p>1、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对简单的组合问题有初步的感性认识。</p><p>2、经历思考、讨论活动,初步体验灵活有序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p><p>3、感受组合问题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