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期末复习(一)》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数学《期末复习(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期末复习(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p>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02301页的第15题。</p><p>教学目标</p><p>1.系统认识20以内数和顺序及大小。</p><p>2.熟练掌握数的组成;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一和十、比多比少等概念。</p><p>3.对钟表及整点时间有初步的认识。</p><p>4.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p><p>教学过程</p><p>一、糖葫芦儿串一串忆一忆</p><p>师:时间老人的脚步可真快!在这将近一学期的时间里,小朋友们都学到了哪些本领?你们能把这知识的糖葫芦串得长又长吗?</p><p></p><p>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随机在红圈圈里填上相应的内容如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p><p>[设计意图:用糖葫芦新颖的创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积极的状态提取大脑中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参与度。]</p><p>二、智慧岛上走一走理一理</p><p>师:刚才小朋友串的糖葫芦可真是又长又甜呀!为了奖励你们,我决定带你们去智慧岛,愿意吗?</p><p>1.第一站:直尺上的学问。</p><p>师:(出示直尺)这是一把神奇的小尺,上面有许多学问呢!谁来当小老师考考大家?</p><p>生:谁能从大到小数出小尺上的数?</p><p>生:你会2个2个数吗?你还会怎样数?.....</p><p>生:比9小1的数是多少?9后面的一个数是几?</p><p>生:15左面有几个数?12和7,谁离10近一些?</p><p>生:从右面数,第4个数是多少?</p><p>(学生对于自己有机会上台做小老师考同伴很是得意)</p><p>2.第二站:计数器上的操练。</p><p>(1)师:(出示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p><p>(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1,让学生读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数学《期末复习(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期末复习(一)》教学设计(3)你说我拨活动:(分为男子组与女子组)</p><p>由一生随意说数,另一生上台拨计数器,并说出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其他学生检阅)</p><p>3.第三站:画张智慧图。</p><p>在老师的引导或合作下,把相关联的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如:</p><p></p><p>[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系统地建构知识:第一站简简单单的直尺上却涉及到数的大小、顺序、数数、左右、前后、几与第几等知识,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二站的计数器操作突出了复习的重点,并以你说我拨的比赛活动推向一个高潮。第三站则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把相关联的知识初步用图表示出来。最后以一面数形结合的红旗激励他们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p><p>三、练功场上比一比练一练</p><p>1.做书上第2、3题。(包括数的顺序、组成)</p><p>2.书上第4题:小明的一天(认钟表)。</p><p>师:出示图,问小明在干什么?</p><p>(学生交流讨论)</p><p>师追问:为什么是2时?为什么要写清楚是下午2时、晚上8时?</p><p>(同桌互相交流方法,再填在书上)</p><p>3.做第5题。(这题综合了认物体、分一分以及统计等方面的知识)</p><p>(1)分小组讨论、填表,并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p><p>(2)讨论:还可以怎么分?(可以按颜色分,或按有无曲面来分等,只要说得合理就要肯定)</p><p>(3)让学生说说统计的方法?怎样统计就能又对又快?</p><p>4.拓展题:按规律填空,看谁方法多?</p><p>()()10()()</p><p>[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中既安排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如书上的第2、3、5题等,也安排了需要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如结合情境认钟表,更有思维发散与拓展的训练,如对物体分类的多样性与按规律填空的不唯一性。可谓是循序渐进。]</p><p>四、回顾复习说感受课堂总结</p><p>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课后与同学共同分享复习的好方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