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题。</p><p>教材分析: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p><p>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如猜一猜和填7+()=10时就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p><p>教学目标:</p><p>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p><p>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p><p>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p><p>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挂图、游戏卡片。</p><p>教学设计:</p><p>一、准备练习</p><p>1、口算练习。(开火车)9-6 2+5 4+6 10-4 9-8</p><p>10-6 10-9 7-7 1+9 5+3</p><p>2、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7 9 10 9 8</p><p>/\ /\ /\ /\ /\</p><p>3 □ 4 □ 6 □ 3 □ □ 5</p><p>3、猜一猜。</p><p>二、出示图片:</p><p>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6个苹果)</p><p>教师评价:你们都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p><p>〔第1题的口算题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第2题数的组成知识,是本节课填未知加数的依据,教师在这里做了重点复习,为下面要进行的新课做好了准备。第3题安排的是猜一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填未知数的有关知识。填未知加数是所在章节的难点知识,因此,准备练习的设计从口算到数的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从旧知到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p><p>二、探究新知</p><p>1.教学铅笔图。</p><p>出示例题插图:</p><p>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p><p>根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1.盒子里原来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3.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就是10枝笔吗?)</p><p>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来表示,谁会写小括号?(学生汇报,全班书空)已经放的7枝笔和还要放的枝数合起来是10枝,谁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 )=10)这个算式怎么读?(学生汇报:7加几等于10)</p><p>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出示课题)</p><p>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p><p>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号里填3;10减7等于3,所以括号里填3;盒子里空了3个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3等。</p><p>想一想:括号里的3表示什么?</p><p>2.教学小旗图。</p><p>出示小旗图:</p><p>再画几面旗就是8面旗?6+( )=8</p><p>再画几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p><p>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在括号里填数。(小组活动)</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6加几等于8?括号里应该填几呢?(学生汇报,全班交流)</p><p>3.直接填数。</p><p>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p><p>出示:3+( )=5 4+( )=7</p><p>2+( )=8 6+( )=10</p><p>[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在7+()=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接着再通过问题提示让学生增画小旗,并在6+()=8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最后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铅笔图的教学,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大胆尝试。教学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讨论中动口、动脑,形成多向信息交换与评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又通过语言表达,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第一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又安排了画图填数、直接填未知加数等活动,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渐进原则。]</p><p>三、拍手游戏</p><p>指定一个数,老师先拍,学生接着拍,要求学生拍的次数跟老师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数。</p><p>四、实践运用</p><p>1.谈话: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提早就准备好了蛋糕和水壶。</p><p>7+( )=10 5+( )=97加几等于10?5加几等于9?(汇报)</p><p>2.带上蛋糕和水壶,请同学们按票乘车(出示汽车图)。</p><p>票面上的括号里填几(车票卡片),你就乘坐几号车。(学生活动)</p><p>3.森林公园到了,这里的花儿太漂亮了,可惜的是,每朵花少了一片叶子。请同学们给每朵花再选一片叶子,使两片叶子上的数加起来等于花心上的数。(学生活动)</p><p>[以春游活动为主线设计练习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其中花朵配叶子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题目,通过这个游戏既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设计紧紧围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开放性强,较好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适当安排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p><p>五、评价体验: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p><p>[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p><p>教学反思: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课中,准备练习、例题以及练习题的解题方法都注重了开放性。尤其是花朵配叶子的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较好体现了《标准》中适当安排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p>
页:
[1]